2020年12月27日 星期日

「慈濟宗」

2020. 12.22  Tues.

「慈濟宗」

      當年印順導師予以證嚴上人「為佛教,為眾生」的勉語,並未表明實踐的方法與次序,但證嚴上人已然將師訓放在心中,以自身方式走出「為眾生,為佛教」的一條路,引領靜思僧團與慈濟志業體通往菩薩道。

 「慈濟宗」可說以「慈悲濟世」為「宗旨」,「慈濟宗」的建立是證嚴上人在印順導師啟發所開創而出的,此一開創即便是岐出也是某種承繼,不從創宗的表面而是檢視創宗的理念與內涵精神,而此精神內涵即是秉承印順導師的教誨,轉化而為證嚴上人個人的特有風格。

  印順導師雖自述非一宗一派之徒裔,但從未表達弟子或門生不能創宗之語,甚至在自傳裡,曾經述及慚愧自身的平凡、福緣不足且缺少祖師精神,「但熱望有這麼一位,『辦一個道場,樹百年規模』,為佛教開拓未來光明的前途![1]印順導師所期許這位辦一個道場、樹百年規模,為佛教帶來希望的人,或許創立慈濟宗的證嚴上人即是可能的樣板之一。

       在印順導師圓寂之時,證嚴上人受訪又再度重申因印順導師的「為佛教,為眾生」才開啟慈濟世界,並且表示「會自我鞭策,實踐師父人間佛法的精神,將佛法轉化為世間法。」[2]由此可知,「為佛教,為眾生」六字,在印順導師座下的弟子或許多有受勉,但是每位弟子的實踐方式都不同;[3]誠如證嚴上人所言,印順導師對很多弟子也許都曾以六字勉之,但是證嚴上人在第一時間已然有自己的詮釋,所創之「慈濟宗」或可視為其對「為佛教,為眾生」的「新銓」(「心銓」)之一。

  是故,從兩者對照中,慈濟宗的建立應是落實印順導師「人間佛教」的精神理念,而非「去印順化」(如江燦騰所說),反倒運用有組織、有規模且更適應現代人的方式來推動「人間佛教」的實踐法門。


[1] 釋印順,《平凡的一生(重訂本)》,頁123

[2] 記者朱若蘭、胡宗鳳、范振和、余炎昆連線報導,〈星雲、聖嚴無限追思 證嚴上人指「為佛教、為眾生」開啟了慈濟世界〉,刊於《聯合報》A5版,民國9465日。證嚴上人又說:「『為佛教,為眾生』這句話,相信師父跟很多弟子說過,並不是對我特別;但是這句話對我而言很重要,師父像是一盞明燈,我得一善得拳拳服膺,全心一志『信受奉行』。慈濟能有今天,也是從這句話開始做起!」見潘煊,《行願半世紀:證嚴上人法師與慈濟》,頁14

[3] 如《法華經藥草喻品》:「一味之水,草木叢林,隨分受潤。一切諸樹,上中下等,稱其大小,各得生長」、「佛平等說,如一味雨,隨眾生性,所受不同」,意指天降雨水滋潤草木叢林,大小草樹依自身所獲水量而成長,此喻意為佛以一音演說法,眾生隨類各得解;類似於《法華經藥草喻品》的說法,慈濟委員曾有如下的比喻:「有人說,師公(指印順導師)的思想好像一鍋『飯』;演培法師將它熬成『稀飯』,比較容易『入口』;上人(指證嚴上人)將『飯』做成各種糕點,適合各類人輕鬆享用。」引自陳美羿,〈知與行,代代相傳〉,收入《禮敬追思人間佛教導航師──印順導師導師》,頁27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