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29日 星期二

奇異恩典

2015. 12. 28  Mon.
奇異恩典
今天看了《上帝的男高音》(The Tenor-Lirico Spinto)的電影,描繪韓國男高音裴宰徹(Bae Jae-Chul)的故事。裴宰徹是專業的聲樂家,曾在歐洲拿過各項比賽首奬,被美國《時代》雜誌譽為「百年一遇的好聲音」。

但命運捉弄人,在他聲譽如日中天時,卻發現得到甲狀腺癌,必須動手術切除,在此同時,不可避免地傷及到聲帶神經,橫隔膜神經亦受損,原先美妙的歌聲再也一去不復返。

這讓我想起貝多芬的例子。貝多芬作為一鋼琴演奏家、卓越的作曲大師,卻一直飽受耳疾之苦,終至兩耳全聾;而一個音樂演奏者沒有聽覺,猶如畫家沒有眼睛、廚師沒有味覺一樣,令人痛不欲生。同樣的,裴宰徹作為一歌唱家卻聲帶破損,內心的折磨可想而知。

所幸裴宰徹和貝多芬都沒有被命運擊垮;雖然遭逢不幸,但沒有自暴自棄,在調整好心態,反而更加奮進,堅持夢想繼續向前行。而裴宰徹似乎幸運些,2005年發病後,透過聲帶重建手術,逐漸恢復了聲音及歌唱能力;雖然僅達到兩三成功力,遠不及生病前的歌喉,但這兩三成已較一般人而言好了許多。

而且,也和貝多芬一樣,反因苦痛磨難,淬練出不同的音樂境界。如在專訪中,裴宰徹表示:過去唱歌是為了展示自己的好歌聲,可是現在重新站在舞台是為了顯現心靈之美(心中的音樂),乃是用靈魂歌唱,向世人傳遞愛與希望的訊息,而且只要有一個人聽,就決意為上帝而唱。

這是一部好電影,諸多動人之處,也給人不少啟發,關於榮耀、命運、挫折、信仰、友誼等各個面向。

例如在友誼上,輪嶋東太郎對裴宰徹始終如一的支持、力挺,情深義重感人肺腑,宛如伯樂與千里馬的關係,也有如鍾子期、伯牙之「知音」相遇;輪嶋東太郎甚在裴宰徹的引導下,改信了基督教,這樣的「奇異恩典」,我想將長遠傳為人間的佳話。


ps. 之所以會看這部電影,是看了陸達誠神父「「上帝的男高音」深撼我心」的短文,在此也謝謝陸神父的分享與推薦。

2015年12月22日 星期二

小女抓周

2015. 12. 22  Tues.
小女抓周
今天是小女滿一周歳的農曆生日,下午特地讓她「抓周」,由保母帶來各式各樣物品,結果小女一手即抓住蘋果,而且緊握不放;雖然她偶也拿了信用卡、佛珠、筆、圓球、聽診器、針筒、汽車模型、小木魚、算盤等,但抓最久的還是蘋果。

蘋果代表什麼意思呢?保母說象徵「平安」,大概平平安安是她人生最大的期盼;倘若如此,我也覺得非常好。雖然蘋果不是我心目中的首選,但也可說是上選,至少我很喜歡吃蘋果。

那什麼是我的首選呢?除放了佛珠、小木魚外,我們還放了兩本書,其中一本還是我的博士論文,這些都是我看重的,而視為是首選,但小女並未特別著意。也還好小女沒有選我不樂見的,如保母放了一把玩具槍(說是代表從警或從軍),但小女連看都不想看。

當然,這一切都只是好玩,不需太過認真。儘管西藏認證靈童轉世的方法之一,是任由挑選活佛生前使用之物,以確認身份之延續,但這都僅供作參考,不能驟下定論。

無論如何,小女轉眼間要一周歳了,這是個值得慶祝的日子。想想一年前她還在媽媽肚子裡,如今已漸漸會站、會走,真讓人見識到生命的神奇與美妙;也希望她往後的每一年,都能像這一年一樣平安、健康。

願我一生平平安安

乖乖與笨笨

2015. 12. 21  Mon.
乖乖與笨笨
出門回到家,或者短時間沒有看到小女、抱到她,我偶會問:有沒有乖乖乖啊?雖然她不會回答,但這樣問的同時,是希望她能乖巧、聽話。

是啊!每個大人都希望小孩要乖,我也不例外,但如果她是「笨笨的乖」或「乖乖的笨」,這應該不是件好事。

基本上,我們女兒算是乖的,她似乎也很識相,在外頭她大多是安靜無事的,大家也都說她乖,但她在家裡可說是「小霸王/女」,偶會用哭閙來表達意見。

我雖然希望她乖,但也不希望她一直都很乖,因為過度「馴化」的結果,失去小孩應有的活力朝氣,也絕不會是件好事。我還是喜歡小孩活蹦亂跳,無拘無束地的表現屬於他們的快樂。

因害怕犯錯而過於謹慎,容易讓小孩提前變得世故或老成,甚而養成怯懦膽小的性格;相反的,心中沒有別人,想怎樣就怎樣,唯我獨尊的驕縱氣,也當要避免,讓他們知道人外有人,必須服從一定的紀律與規範。

乖而不至於笨,懂事而不世故,活潑而不過份調皮,率真而不粗魯──如此不偏不倚的「中道」人格養成,大概是親子間要共同學習的。
爸拔! 我是乖,不是笨!

為稚嫩的生命哀痛

2015. 12. 20  Sun.
為稚嫩的生命哀痛
新聞報導一大陸女子因老公劈腿,憤而把兩個女兒從十七樓扔下,自己再跳樓身亡,共造成一家三死的人倫悲劇。

實令人難以想像,兩個從自己體內孕育出的稚嫩生命,數年來的舐犢情深,因一時無明,竟變得如此一文不值。而孩子年幼無知,再怎麼樣也無法想到,讓自己重重摔下致命的,卻是自己最心愛、信任的媽媽。

新聞報導,媽媽欲做此傻事時,兩個小孩緊跟在後;而如果知道媽媽要從頂樓把她們丟下,她們還會緊緊跟隨嗎?

這媽媽也真是毒辣,為報復大人的錯而犧牲小孩;且這爸爸也真是愚昧,縱不知珍惜妻子,也當要愛護女兒,兩個女兒實就是自己的小三、小四,又夫復外尋芳蹤呢?

這已不是第一次了,大陸今年七月,也有一狠心的父親,以同樣方式摔死自己兩個幼女;我想人世間最悲慘的,莫過於此。

別人一子一女難求,卻有人如此「草菅孩命」,對這些無辜的生命、可憐的生命,我除了感到萬分哀痛外,還是哀痛!

新聞報導  



能動就要感恩

2015.12.19  Sat.
能動就要感恩
多數人的生活慣性都在於追逐享受,吃好、穿好、用好等,但這世界除了有很多人沒飯可吃、沒鞋可穿、沒車好用等,還有一部份人沒腸胃可吃、沒腳可穿及沒手好用等。

我們健康的人,總是難以想像重殘、重病者的不便和辛苦。如我偶會思考漸凍人的處境,他們徒有四肢,但一動也不能動,甚至漸凍到只剩眼睛可動,這樣的生活不堪設想,卻又真實的發生著。

事實上,不用想到漸凍人,一般因意外而重傷的人,復健之路也極其艱辛;例如今年六月塵爆的燒燙傷患,許多原本輕而易舉的動作,如喝水、吃飯、走路等,而今卻是遙不可及的奢求,必須持續努力復健,才有重生的契機。

我們的一小步,是他們的一大步,甚至是不可能;因此若想想這些不幸遭遇,內心就覺得無事不感恩,能動就要感恩。

例如我現在可以在電腦前打字,頓時覺得是多麼美好的一件事,因為很多人做不到,或做不好,因為只要缺一兩根指頭就相當不便。而如果連殘疾者都身殘心不殘,勇敢地活下去,我們好手好腳的人又如何不珍惜擁有、愛惜生命呢?

因此,下次我們抱怨鞋子、手錶等不是名牌的時候,應想想很多人沒鞋、沒錶可穿,或者根本沒腳可穿鞋、沒手可戴錶。

人生沒什麼好在意、計較的,回到最原始的需求,只要能呼吸,只要四肢還能動,只要身體沒病痛,就是無比的幸福,就要無比的感恩,因為很多人連這些都沒有。

草根菩提

2015.12.18  Fri.
草根菩提
在慈濟中,許多力行環保回收的菩薩,不時發人省思。他們或許識字不多,但卻比多數人還快樂。一般人因社會化過多過深,失去了單純的心,除了防衛和包裝外,還處處充滿算計與機心。

然而,這些菩薩們無所求的做環保,純粹的只為地球盡一份心力,也把回收的奬勵金用來助人,從樸實無華中感受到快樂。

佛典說「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相對於此,我們大多數人都是有所求、有所住,在意許多事,也計較許多事,如此因有所住而失其心」, 因為執著、貪求,所以心思變得不純淨,所作所為亦無法令自己快活。

李白所謂「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與此相對的,這些中下階層的草根志工,沒有攀權附勢之念,所以也不需要對人卑躬屈膝,反而是低頭彎腰表達對這塊土地的敬愛、疼惜。

「草根菩提」和我們學者的生活大不相同,這樣的不同,不
是看扁或輕視,反而是正因為不同,才要好好借鏡和學習。

只有媽媽好

2015.12.17  Thurs.
只有媽媽好
每次晚上小女想睡覺時,都會小閙脾氣,而且一發不可收拾;雖然有時連她媽媽也安撫不了,但沒有媽媽在會哭閙的更兇。

有一次,她媽媽在自己的書房做事,她想睡覺了,我在主臥室陪著她、安慰她,但她卻沒有賞臉,還是發起脾氣哭閙不休。她知道媽媽在外面,背對著我刻意對著門大哭,她知道媽媽聽得到,也故意讓她媽媽聽到。

媽媽正忙,久久得不到回應,她愈哭愈是焦急,甚而哀切;我在旁邊毫無用武之地,只能任其啼哭,直到她累了、倦了,自然而然入睡。

小孩聲聲切的哭喊,讓我想到佛典一句話,「佛念眾生,如母憶子;持佛名號,如子憶母。」──以小孩與母親的關係,來表達眾生和佛菩薩之間。佛菩薩看待每個眾生,就像母親護念自己的孩子;相對的,眾生信佛、念佛,也當如小孩憶念自己的媽媽。

人生多憂多苦,在危難的時候所會想到,才是最真實的,也是自己最親密的。小孩對母親的依戀是天性,母親對年幼孩子是最重要的,無法任意取代,難怪會說「世上只有媽媽好,有媽的孩子像個寶,投進媽媽的懷抱,幸福享不了」。
回眸一笑百媚生

大學精神瀕臨崩壞

2015.12.16  Wed.

大學精神瀕臨崩壞 

明年大學入學人口驟降,諸多學校將面臨招不到學生的窘境,而且因為教職難謀,不少公立大學的博士班也不能幸免;而為了維持營運,招生不佳者「寧濫勿缺」,像是買賣文憑的交易一樣,讓人慨歎良深。

我在大學教書已有八年,不管是研究所或大學部,大致遇過四類的同學:一是程度優又好學;二是程度不優卻好學;第三是程度優卻不好學;第四是程度不優又不好學。

第一類當是老師們最歡迎的學生,「得天下英才而教之」,意即在此。第二類也是我們樂見的,所謂「勤能補拙」,在學習意願和態度上值得我們的肯定。第三、四類就令人感到頭疼,他們不是為了學問自身的目的,卻是存心來混學歷的,而部份系所為求生存,只好勉為其難接受他們入學,乃至放水讓他們畢業。

一個要買文憑,一個就賣文憑,雙方互利互惠,有何不可?又何樂而不為呢?但是真正的大學,應該只為前面兩種學生而存在。

「貢獻這所大學於宇宙的精神」,已故前台大校長傅斯年曾援引十七世紀哲學家史賓諾沙(B. Spinoza)的這句話,來自勉勉人。現在一些公私立大學為求招生,雖不至於搖尾乞憐,但確實喪失了辦學的願景和理想性,少有人關心大學的含意究竟為何。

「貢獻這所大學於文憑的需求」,這是台灣大學生源短缺,供過於求,不得不的選擇。大學不再只是追求知識、培育人才,而如面臨一場飢餓遊戲存亡戰,大家皆圖謀在嚴酷的倒閉潮中存活。大學精神瀕臨崩壞,無可奈何,似也沒有辦法。


ps. 投稿聯合報民意論壇,「時不我予」,待他日另投他處

我人生中的「三好」

2015.12.15  Tues.
我人生中的「三好」
現代人的生活充滿競爭,如同作戰一般,不時與人互爭有無。這樣過日子實在太辛苦了;人生當像耕田一樣,找到自己的園地,去栽種想要的果實,不需與人比較長短,只是盡其在我,守護自己一片田畝。

那這一生,我對自己的田地有怎麼樣的期許呢?大概有以下三點:一、把身心照顧好;二、把本份事做好;三、把所長、所好發揮好。若能滿足這三項,今生除了無遺憾,應也俯仰無愧。

把身心照顧好:應是每個人生命中最重要的一件事,唯有健康的身體與心靈,才能追求夢想的實現,幫助別人以及利益自己等。

把本份事做好:每個人都有他的角色扮演,如我是我父母親的孩子、妻子的先生、學生的老師、小孩的父親等,我有義務去做好孩子、先生、老師和父親等的角色。

把所長、所好發揮好:每個人都有其擅長與愛好,「天生我材必有用」,能做自己喜歡的事,以及能力所及之事,盡情發揮、展現,亦是令人感到快樂的。

確立自己生命的定位和方向,其它的就不重要了,甚至是微不足道。人生只要知道為何,就能承受任何,意即找到生活的重心,把目光放長遠,即便無法事事圓滿,也會是充實、愉悅的。

2015年12月15日 星期二

信仰中的懷疑精神

2015.12.14  Mon.
信仰中的懷疑精神
所有的宗教幾乎都是建立在信仰的前提上;同樣的,「信」是佛教修行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三十七道品中的五根、五力即是以「信」為首,大乘佛法對「信」的強調,更是不在話下

但和多數宗教不同的是,佛陀既要弟子們對信仰堅定不移,同時也要對信仰保持懷疑,這是佛教相當重要的特色之一。

這樣的懷疑不是否定,也不是反對虔誠,而卻是一種自覺和反思。倘若一個宗教只是要人堅信,不容許任何懷疑空間,這樣的堅信又如何和盲信、迷信作區隔呢?

在佛教裡的「信」(believing),其重點在於「見」(seeing)──洞知與明瞭上。此既不是以「信」來取代「見」,也不只是一般所謂的「眼見為信」(To see is to believe.),而卻有「信」和「見」合一之意(或「信智合一」)。

如同達賴喇嘛希望一切信仰者都能種下懷疑的種子(plant seeds of doubt),提倡健康的懷疑主義(healthy skepticism);他認為愈是透過理性及開放心靈的認知、理解,愈是可堅守信仰和信心。

可知,佛教即便是重「信」,如此之「信」(Pali. saddha  Skt. sraddha)並不是單純的信仰,而是由確知而生起堅定的心。這樣的「信」,含有如實知見的意涵,即佛教的「信」是見解的問題,不僅是相信的問題。

如《佛陀的啟示》表示經典上說:「比丘們啊!我所說離垢除染,是對有知見的人說的,不是對無知無見的人說的啊!」此外,佛教用「得淨法眼」(Dhamma-cakkhu)一詞,來指涉證入真理的人,也是意指如實認識、如實了解之意;這都意味著佛教的「信」,背後的關懷乃是「知」或「智」。

總之,信仰者之單純、虔敬和篤實固然是好事,但有所信的同時,亦要有所疑;這樣的「不即不離」,應當才是佛教的精神。 

2015年12月13日 星期日

心力與氣力

2015.12.13  Sun.
心力與氣力
「天下無難事,只怕有心人」,是我們常聽到的一句話。就字面上來看,可以有兩種意義的理解:一是這世間沒什麼困難的事,只要有心一定都可克服;另一是這世間沒什麼困難的事,但是心有疑慮的人就無法克服。

兩種理解不一,前者的有心是用心、盡心,後者的有心是多心、三心二意;雖然可有兩種理解,但所要表達的意涵有共通之處,如皆認為困難是相對的,會有超克的可能,關鍵在於我們的存心如何。

一如孫中山先生名句:「吾心信其可行,則移山填海之難,終有成功之日; 吾心信其不可行,則反掌折枝之易,亦無收效之期。」所以艱難與否,往往只是一念之間,由「心」來決定一切的難易與成敗。

但這樣的「心」,太過抽象,中國哲人還特別強調「氣」的概念,一旦氣力飽足,心力就會強大,乃至充塞於天地,如孟子之「浩然之氣」說:「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

如此的「氣」,大致介於身、心之間,可視為一種能量場或精神力,當精神能量夠大,我們所認為的困難就會變小,反之則變大;可說「氣」的提出和重視,乃中國哲學對人類文明的一大貢獻。

因此,面對人世間各種挑戰,若信心不足,擔心自己做不到、做不好的人,可以多練氣;當氣力充足,心力就強健、強勁,而一旦心力強健、強勁,就沒有克服不了的難關。

我看「半路出家」

2015.12.12  Sat.
我看「半路出家」
《大智度論》曾指出有三種菩薩,依欲望所作之分類:

第一、世間人感受到欲望所帶來的苦惱,因而捨離出家,得菩提道修成證果。
第二、生生世世功德牢固,初發心時即斷於淫欲,而至成就佛道。
第三,清淨法身菩薩,為方便度化眾生,而示現凡夫的欲望心行,與之同事而攝受之。

其中佛陀是第一類菩薩,也就是一開始過在家五欲生活,而後捨離出家成佛。而第二類菩薩是發菩提心以來,即過著清淨梵行的生活,故常保童真,不與色欲共會,即便成就無生法忍亦復如此。

第三類如維摩詰長者,為了隨順、攝化眾生,而以欲望身示現之,如示有妻子、眷屬、寶飾、美食等,甚至出入聲色場所,但實則內心清淨無染的在家菩薩,如《維摩詰所說經》〈方便品〉說:「雖為白衣,奉持沙門清淨律行;雖處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現有眷屬,常樂遠離」,但這是大菩薩的善巧方便,不是初學者所能行的。

在佛教界,出家修行人有「童真入道」和「半路出家」之兩類,一般都推崇前者,而有輕視後者之傾向,然就史實來看,連兩千五百年前的釋迦牟尼佛也是「半路出家」,卻絲毫無損他的聖者光輝。

換言之,「童真入道」之終身梵行,固然需要被讚嘆,但不需「洗臉礙著鼻」,在稱許的同時,並不需要貶抑先受欲而後出家捨欲的人,畢竟每個人緣分條件不同,一如佛陀亦曾聚妻生子一樣;此外,近現代著名的佛教大師如弘一、印順等,亦都曾結婚生子。

相對的,「童真入道」之少了「煩惱即菩提」的逆境煉、轉化,反未必能珍惜自己的修道因緣;而且其修行成就,也未必高於「半路出家」,除非是歷劫修行的再來人。此外,就佛教之「本生談」,每個眾生在過去世生死輪迴中,都不免被欲望牽引,而過了俗世紅塵的生活。

所謂「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可知不需在意過往的一切;甚至「半路出家」的塵欲經歷,更易加深精進勇猛的道心,只要出家後心思放在道業上,即應受到同等的護持與尊敬。

七分飽

2015.12.11  Fri.
七分飽
日前一次師友聚會場合中,有人問道:一天吃三餐到底從什麼時候開始的?長久以來古人一直都是吃三餐嗎?有人回應表示:他覺得人一天吃兩餐就夠了,不用吃到三餐。

我們每天都吃三餐,但很少去思考為什麼吃三餐,是生活習慣使然?還是人身體確有吃三餐的需求?還是其它?

我也覺得人吃兩餐就夠了,甚至有些人一餐也行,特別是那些低耗能的禪修者。然而,吃三餐也不無道理,如活動量大、消耗體力多的人(運動員、勞工等)便是,甚至還有超過三餐的必要。

對一般人而言,身體若不常勞動,吃三餐其實徒增身體負擔,吃多比吃少更不舒服。此外,道家修煉術有一句話「穀氣未除於臟腑之間神氣不守於丹田之內」,意即肚子裡面若載滿食物,就愈不容易氣聚丹田,相對的道家有「辟穀」(即所謂「斷食」)之說,即是為了達成輕靈的身心境界。

三餐飲食文化的形成,應是要我們養成「少量多餐」的習慣;因此若還是要吃三餐,量少是可注意的原則;即與其吃得多,不如吃得少而吃得好,否則只是把自己的消化器官當垃圾桶,裝填不必要的食物,長久下來對身體都是損害。

所謂藥可以治病,也可以致命,飲食習慣亦然,「病從口入」部份道理也在於此。日前慈濟推行「日食八分飽,兩分助人好」,我想是很有意義的,只不過八分飽恐還是多了點,七分飽應該就夠了。

情理兩難

2015.12.10  Thurs.
情理兩難
因校對的緣故,復讀所寫的「讓慈濟走進生命」,一時難以相信是出於自己筆下。這篇文章是看了感人的慈濟出版品,內心受到觸動,有感而發寫成的。

在慈濟團體中,常有許多溫馨故事,往往被打動後有些衝動,改變了一些想法,或做了一些決定。但久而久之,又故態復萌,回到平常看待事物的慣性,或者仍以理性來思考問題、抉擇行為。

一如「莊周夢蝶」的故事:「昔者莊周夢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適志與﹗不知周也。俄然覺,則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夢為蝴蝶與?蝴蝶之夢為周與?」──莊周夢見自己是隻蝴蝶,栩栩如生,相當的自在愜意,覺得自己是蝴蝶,而不是莊周;但醒來之後,卻驚訝自己怎麼變成莊周。而這到底是莊周做夢變成蝴蝶?還是蝴蝶做夢變成莊周?

所以,在情理之間,到底是那「情來理無存」的人是我?還是那「理來情無存」的人是我呢?

我也不知道,可能都是、亦可能都不是,人就是有這樣情、理兩難的矛盾心態(ambivalence);但無論如何,那都代表自己彼時彼刻的真實想法,都是自我的一部份,雖然佛教說的是「無我」。

讓慈濟走進生命

2015.12.9  Wed.
讓慈濟走進生命
服務於慈濟志業體已滿八年,雖然我志工活動參加的少,但仍以「職志合一」自我期勉,希望不要「入寶山空手歸」,盡可能從慈濟大家庭中,吸取足夠的養分。

雖然我現身活動的場合不多,但卻以自己的方式來親近慈濟、上人。如大愛臺的「人間菩提」幾是我每天必看的,包括翻閱《慈濟月刊》、《人醫心傳》、《經典雜誌》等出版品,透過平面的影像和文字,靜態地參與慈濟,並與廣大的慈濟人精神常相左右。

日前回到靜思精舍,常住師父贈予一本名為《黃土高坡愛未央》的慈濟道侶叢書,乃一甘肅省的政府人員,記述慈濟協助當地人援建水窖、移民遷村等各項救援工作。

身在富庶的臺灣,很少人知道、關心大陸內地偏鄉貧瘠的生活景況。甘肅省地如其名,「乾旱嚴肅」,土地乾涸而旱災嚴重,居民一天要花十幾個小時找水、挑水。

如他們民謠所唱:「半夜出門去翻山,翻過一山又一山,雞叫天亮找到水,回家太陽快落山……」,世世代代過著缺水以及水況不佳的日子,如果連水都沒有,遑論其他食衣住行之生活所必須。

但究竟有多少人注意到他們?即便有,可能也愛莫能助,心有餘而力不足。但來自遙遠臺灣的慈濟人,從一九八八年以來即長期陪伴、援助,為他們打井蓄水。

如以旱災最嚴重的靖遠縣為例,慈濟已援建近萬眼水窖,徹底解決四萬一千六百人的喝水問題。如同作者所言,慈濟人猶如荒漠甘泉,在乾旱的黃土高坡上,為他們開墾出泉源不竭的井水。

除解決用水外,慈濟還幫忙蓋大愛村、建學校等。當地居民因家境窮困,土壤貧瘠,已過慣長夜痛苦的生活,如今彷彿作夢一般,難以相信眼前千真萬確的一切。如書中所說:「慈濟的到來,徹底改變他們的命運,讓忘記什麼是希望的人,重燃生命的熱火。」

「下輩子我如果有錢,我也要向你們學習,拉窮人一把,讓所有窮人都能過上幸福的日子。」大愛村民如此寫道。「過上幸福的日子」,乃證嚴上人創立慈濟的初心,不只對窮人,任何痛苦的人皆然;任何苦難眾生,都是上人著意之所在。

哪裏有苦痛,哪裏就需要愛,一旦有愛,苦痛就不復存在。慈濟人堅定地和貧苦的人站在一起,我也當和慈濟人站在一起,讓慈濟走進我的生命,共同面對世間苦難。

  讓慈濟走進生命,就是讓愛、讓人間的美善走進生命,讓光明與希望走進生命,讓我們的生命因慈濟而變得美好。

刊於《慈濟月刊》589

反恐──愈反愈恐

2015.12.8  Tues.
反恐──愈反愈恐
上星期加州恐攻事件,造成14死的悲劇,讓美國社會人心惶惶,美國總統歐巴馬六日晚上,在白宮發表全國演說,誓言保護人民安全,以及殲滅伊斯蘭國(IS)恐怖份子。

恐攻看似已滲透到世界各地,以各種不同形式潛伏著,包括IS周日在網路發放「我們是Mujahid(聖戰士)」的中文歌曲,號召華人參與聖戰。

歐美領袖包括美國總統,一心想要打擊IS,以正義為訴求來以暴制暴,但這都只是冤冤相報,激化更多、更深的仇恨,卻極少想到如何和解和化解,這樣的「反恐」,只會愈反愈恐,如同李家同所說。

當強權國家給他們「拳頭」的同時,當也要給他們「饅頭」;換言之,以暴力回敬是不夠的,還要施之以恩惠,否則殺親之仇不共戴天,報復的種子將一代傳著一代。

所以,當歐美國家花費數以億兆的軍事開銷來「滅恐」,亦得投資數以億兆的安養與教育經費來善後,但這些領袖們似乎都只想到前者,而不願在破壞後另提扶助計劃,如此「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恐攻的影子將一直都在。

「九一一」之後,英美以強勢武力攻克阿富汗、伊拉克等國,急欲消滅任何可能的威脅,但這都只是解決表面上的問題,甚至還擴大了問題;如《老子》說:「大軍之後,必有凶年」即是,只可惜古代中國哲人的智慧,洋人們無法理解。

書生菩薩

2015.12.7  Mon.
書生菩薩
先前<庵門常掩,未忘世上苦人多>文章中提到,星雲大師表示印順導師乃原始佛教性格,缺乏中國大乘佛教之菩薩開展精神。

表面上看來,星雲大師所說是可以理解的,畢竟一個人成天埋首經論,窮理研幾,雖不至於離群索居,但確實與大眾互動不多,而菩薩行者的生活當是處世的、群體的,不應是一個人獨處為主。

也如同先前<從偏缺到完全>一文所言,印順導師亦認為他的人生是偏缺的,顯然他亦不滿意自己的角色扮演,認為他是可以做得更好;當然這其中的關鍵之一,在於他的體弱多病,於是縱有心想多奉獻、多擔待,但仍舊力不從心。

學者習氣暨生活慣性一部份是很小乘的,特別以理性作主導,為保持超然、客觀,冷眼看待一切,甚至凡事多一分謹慎和小心,而這樣的冰冷態度,實與菩薩行者之易知易感及熱血沸騰,可說大異其趣。

以此自覺自省,或當以「書生菩薩」自許,雖然生活方式近似聲聞,但至少心境是以大乘為標的,以利益眾生為關懷,而不被偏狹的專業訓練所限。

2015年12月9日 星期三

一個父親的願望

2015.12.6 Sun.
一個父親的願望
所謂「望子成龍,望女成鳯」,我會希望小女成為什麼樣的人?當然,平安、健康是最大的期待,甚至可以說是唯一的期待,只要她滿足這兩項,為人父母即感欣慰。但如果能稍稍貪心,多想一點未來可能的她,我會有五個願望:

第一、正直:如陸象山說:「雖一字不識亦須還我堂堂地做一個人」──品性端正、不邪曲,是我對她的第一個期許,佛教說「諸惡莫作」,可知正派正直是做人的第一步。

第二、良善:除確保自己立身行事無害於他人,積極的就是要有利於他人;如保持一顆良善的心,樂於付出愛與關懷,「眾善奉行」,是我對她的第二個期許。

第三、聰明:一個人不知變通,往往帶給別人困擾,也讓自己辛苦,而聰明代表思維靈活、不頑固。當然,聰明表現在各個面向上,不只是人際之間,包括在知識和靈性的探索上,盼她都能多一點慧根。

第四、度量:寬大的胸懷是菩薩行者的重要特質,一方面嚴以律己,另一方面亦忍辱負重,能包容別人對她的不是,善待、善解任何無知的錯誤。

第五、快樂:人生沒有比快樂更重要的事,或者說人生苦短,令人憂的事太多太多了,所以希望她能永保喜樂,有一顆正向、豁達的心;而且唯有讓自己快樂,才能帶給他人快樂。

這五點對她的期望,然而「有其父必有其子/女」,期盼她的同時,也是對自己的期盼;或者說,與其期望她,倒不如要求自己,讓自己也成為這樣的人,才有可能將這些心理質素傳給她,不管是透過身教或言教。

如此之「反求諸己」,可知一個父親對女兒的願望,其實也是對自己的願望。雖然「教學相長」主要是指師生之間,但對於親子之間,我想亦復如是;而且不只是從教育中相互成長,也從生育、養育中相互成長,一同為愛而改變、而成長。
"爸拔!你說的都是你自己做不到的"

知足者有福

2015.12.5  Sat.
知足者有福
我們時常可看到億萬富豪,生前省吃儉用,死後留下大筆財富(如王永慶即是一例),他們一輩子經商賺錢,卻沒時間或無福消受,因此雖說是有錢人,但卻仍然是乞丐命、勞碌命。

相對的,一個人沒什麼錢,卻還是能過著快意生活,乃至以借貸的方式來享受(如遊山玩水),一直到終老,即便死後欠一屁股債,但他確實享受到了,如此才像是有福之人。

可知,真正的福報在於享有,而不在於擁有;所謂「錢用了才是自己的」,意味著所擁有的,未必代表真能享有;反而很多事不能擁有,但卻能享有,如美麗的山川景緻等。

此外,福報亦不在於錢的多少,而在於性格及心境。因為有很多人經濟狀況不好,但笑容卻真誠恬淡,因為他們懂得知足,這樣知足的人才是真正的有福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