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3日 星期日

我看「半路出家」

2015.12.12  Sat.
我看「半路出家」
《大智度論》曾指出有三種菩薩,依欲望所作之分類:

第一、世間人感受到欲望所帶來的苦惱,因而捨離出家,得菩提道修成證果。
第二、生生世世功德牢固,初發心時即斷於淫欲,而至成就佛道。
第三,清淨法身菩薩,為方便度化眾生,而示現凡夫的欲望心行,與之同事而攝受之。

其中佛陀是第一類菩薩,也就是一開始過在家五欲生活,而後捨離出家成佛。而第二類菩薩是發菩提心以來,即過著清淨梵行的生活,故常保童真,不與色欲共會,即便成就無生法忍亦復如此。

第三類如維摩詰長者,為了隨順、攝化眾生,而以欲望身示現之,如示有妻子、眷屬、寶飾、美食等,甚至出入聲色場所,但實則內心清淨無染的在家菩薩,如《維摩詰所說經》〈方便品〉說:「雖為白衣,奉持沙門清淨律行;雖處居家,不著三界;示有妻子,常修梵行;現有眷屬,常樂遠離」,但這是大菩薩的善巧方便,不是初學者所能行的。

在佛教界,出家修行人有「童真入道」和「半路出家」之兩類,一般都推崇前者,而有輕視後者之傾向,然就史實來看,連兩千五百年前的釋迦牟尼佛也是「半路出家」,卻絲毫無損他的聖者光輝。

換言之,「童真入道」之終身梵行,固然需要被讚嘆,但不需「洗臉礙著鼻」,在稱許的同時,並不需要貶抑先受欲而後出家捨欲的人,畢竟每個人緣分條件不同,一如佛陀亦曾聚妻生子一樣;此外,近現代著名的佛教大師如弘一、印順等,亦都曾結婚生子。

相對的,「童真入道」之少了「煩惱即菩提」的逆境煉、轉化,反未必能珍惜自己的修道因緣;而且其修行成就,也未必高於「半路出家」,除非是歷劫修行的再來人。此外,就佛教之「本生談」,每個眾生在過去世生死輪迴中,都不免被欲望牽引,而過了俗世紅塵的生活。

所謂「過去種種譬如昨日死」、「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可知不需在意過往的一切;甚至「半路出家」的塵欲經歷,更易加深精進勇猛的道心,只要出家後心思放在道業上,即應受到同等的護持與尊敬。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