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10.27 Fri.
菩薩的智慧
佛教的解脫是以智慧而得解脫,不管是聲聞證阿羅漢或菩薩成佛皆是,然而兩者的智慧卻是大不相同。雖然在質上一樣,但在量上卻大不相同,如佛典以「螢火小光」及「太陽光」作喻,顯示兩者天壤之別,或者以「毛孔空」和「太虛空」來形容羅漢與菩薩的別異;其中的關鍵在於悲心願行的有無。
《大般若經》云:「若菩薩摩訶薩以應一切智智心,大悲為上首,無所得為方便。」揭示學菩薩行直至成佛的「三心」──菩提心、慈悲心和空性見(般若慧),而菩薩與羅漢之不同就在於菩提心(信願)和大悲心,所共同的是以智慧來實現覺悟的目的。
上述「三心」的經句,「無所得為方便」是值得注意的命題。「無所得」是「空」的指涉,一如佛典中以「無住」、「無相」、「無受」、「無為」、「寂滅」、「不生不滅」等來說明「空」一樣;[1]《般若心經》也說:「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當中的「無所得」亦是「空」之代名詞,菩薩即依「無所得」之般若空慧而成佛。
「無所得為方便」之「方便」一詞,背後有著深刻含意,似意味著菩薩的「空」是作為度眾的「方便」。意即,相對於羅漢證得緣起智來實現自我的解脫,菩薩的空性慧乃是為了行「方便」所需,一旦「勝解空性」才能善用權巧攝機度眾,如同印順法師在《佛法概論》所說:「無所得為方便,是菩薩行的善巧──技巧。」
「般若將入畢竟空,絕諸戲論;方便將出畢竟空,嚴土熟生。」羅漢和菩薩智慧不同即在於「方便」的開展,羅漢斷盡煩惱(「絕諸戲論」),但卻不及於「嚴土熟生」,而菩薩卻是智慧和慈悲兩者兼具,其中後著猶為重要。
「大悲為上首」的意義即在於此,也就是「三心」中「慈悲」擺在最首要、最上頭的位置,包括「菩提心」──成佛之信願也是為了度化眾生而來,如吉藏《十二門論疏》云:「菩提心唯從大悲生,不從餘善生,故菩薩以大悲為本」,顯示菩薩唯以悲濟蒼生為念,智慧不過是為了助於利他、覺他的實現,而未必是以智慧本身為目的。
總之,菩薩的空性智慧是為了普度眾生,而作為度眾的「方便」,也唯有通達空性才能廣行「方便」,而這與羅漢重自身解脫的智慧很不一樣。從這樣的脈絡下理解菩薩的智慧,才能知道菩薩智慧可貴之處。
[1] 如《小品般若波羅蜜經》卷7〈深功德品〉:「須菩提!甚深相者,即是空義,即是無相,無作無起,無生無滅,無所有,無染寂滅,遠離涅槃義。」」(CBETA, T08, no. 227, p. 566, a11-1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