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11.03 Fri.
略談「法界緣起」
「法界緣起」是華嚴宗重要主張,闡揚「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的道理,萬事萬物如因陀羅網般相互交映、重重無盡,顯示「事事無礙」的理境。
「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若回到經文本身,可如《大方廣佛華嚴經》卷77〈入法界品〉云:「是以一劫入一切劫,以一切劫入一劫,而不壞其相者之所住處;是以一剎入一切剎,以一切剎入一剎,而不壞其相者之所住處;是以一法入一切法,以一切法入一法,而不壞其相者之所住處;是以一眾生入一切眾生,以一切眾生入一眾生,而不壞其相者之所住處;是以一佛入一切佛,以一切佛入一佛,而不壞其相者之所住處。」只不過經上所說是「一入一切,一切入一」之「入」而非「即」;兩者雖然大意相似,但一字之差意趣不同,「即」所表現之圓融義更為明顯。
只是「一即一切,一切即一」之「法界緣起」,對比於阿含「此故彼,彼故此」的緣起正見,似乎是很不一樣的;或者可問,「法界緣起」作為一種緣起觀,如何類通於「此故彼,彼故此」之「緣起」意涵,恐尚待進一步確認。
近來看到有人以「全息理論」(holographic theory)來解釋或會通「一即一切,一切即一」,說明事物之間息息相關而為一整全體系,整體表現於部份中,部分亦是整體的縮影,如同一根毛髮、一滴體液就能透顯整個身體的基因密碼,表達了《華嚴經》「於一微塵中,悉見諸世界」之意蘊。
誠然,以「全息理論」解說「法界緣起」頗具新意,然而進一步想,這也近似所謂的「一花一世界,一沙一天堂」,或者「一葉知秋」之理趣。如同大海雖廣闊無邊,但只要舀其一瓢飲,即可得知海的味道,可知「全息理論」未必傳達出「圓融無礙」的意義,而只能作為理解之方便。
甚至,我們可以大膽推論「一即一切,一切即一」,相對於阿含經教的「此故彼,彼故此」,更接近婆羅門教之「我即梵,梵即我」的思想,然而「梵我合一」卻又是佛陀明確反對的。
可知,「一即一切,一切即一」彷彿是介於「我即梵,梵即我」與「此故彼,彼故此」的中間;既相似於婆羅門教的「我即梵,梵即我」,同時又可相應於「此故彼,彼故此」的緣起道理。
猶如「佛性」的概念一樣,既可能和「神性」相契合,同時又可以解讀成「空性」。[1]對於佛弟子而言,如何合於佛法知見,同時也兼具新意和創見,乃是佛教義學研究可多加注意的。
[1] 可參拙作〈試論聖嚴法師對「空性」與「佛性」之詮解與貫通〉,《法鼓佛學學報》第18期2017.1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