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3日 星期四

學術典範

2016. 6. 21  Tues.
學術典範
第二屆「唐奬」各個得奬項目在這幾天陸續公佈,其中漢學奬跟我的專業領域較為相關,這次是由美國知名漢學家狄百瑞(William Theodore de Bary)獲得。

狄百瑞生於1919年,已是97歲高齡的長者,差三年就滿百歲,如果再努力撐一下,或許人如其名,成為「百歲人瑞」。

「唐奬」奬金高達五千萬,乃華人奬項中金額最高的,其中四千萬得奬者自留,另一千萬由得奬人自由挹注公益事業或後進。如此評審過程必是精挑細選,而能得奬也一定是實至名歸。可以說,沒得奬的人未必不優秀傑出,而可能是運氣問題,但得奬者在其領域中一定是卓越拔尖的。

此次狄百瑞得奬,和第一屆得奬者余英時先生有諸多共同點,如都是美國籍,畢業於名校並在美國名校任教,而且也都以儒學為研究重點,再來都年事已高(余英時1930年出生,得奬時84歲)。

因此,從這兩屆初步看來,拿到漢學奬除了學術貢獻和聲譽外,大概也關乎名校背景、儒學為重以及長者優先等要件,或者具備這些要件奪奬機會較高。

漢學以儒學為重,這是可以理解的,因為中華文化主流一直被認為是儒家;然把漢學限於儒家,那就把中華文化自我窄化了,畢竟道家、佛教等也是不可或缺的一部份。

而且在「唐奬」設立說明中,漢學獎(Sinology)乃指廣義之漢學,含蓋中國相關之學術研究,如思想、歷史、文字、語言、考古、哲學、宗教、經學、文學、藝術(不包含文學及藝術創作)等等領域;指出此獎旨在表彰漢學領域之成就,並彰顯中華文化對人類文明發展之貢獻。

可知,所謂「漢學」是廣義的,乃藉由中華文化相關研究,顯揚其對人類文明之貢獻。

不過,不少人身體力行彰顯中華文化對人類文明發展之貢獻,但卻不是在漢學研究上發揮所長,例如太極拳家、老中醫師等,他們都身負國粹暨中國文化之傳承,亦有利於人類文明之進展,似乎也可納入頒奬考量;如此漢學奬或可改成文化薪傳奬。

此外,漢學研究和所有人文學科一樣,總是愈老愈寶,意即人文學研究是「路遙知馬力」,非等到七十歲過後,才足以見真章,因此可說是一輩子的事(應該說是「志業」)。

我敢斷言,往後漢學奬的得奬者仍是八、九十歲的老者居多,至少都要年過七十,六十歲以下幾乎不可能拿奬。這說明了漢學研究若要名留青史,有兩個重要條件:第一、要活得夠長壽,第二、持續地發表新作。

余英時和狄百瑞都符合上述條件,他們即便高齡退休,仍孜孜不倦專注於學術工作,活到老、研究到老,也因此佳作、佳績頻傳;可知這個奬不只是奬勵學術成就,而且還表揚學術志節暨治學精神,值得後輩年輕學人所效法。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