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21日 星期二

「邪」與「斜」

2016. 6. 17  Fri. 
「邪」與「斜」
先前〈我看盧勝彥〉一文略評所謂的「外道」,感到有些意猶未盡,今補充一些看法如下。

佛教常說:「苦海無邊,回頭是岸」,沒有宗教信仰的人,在茫茫大海中只能任自漂流,而有信仰的人如同找到浮木或竹筏,甚至是一艘船。

然而,到底這條船要開往什麼方向?是否足以帶領我們靠岸、走上岸邊呢?那就不一定了。

佛法之認為「外道」不究竟,在於他們雖給人憑靠,卻難以真正引領人走向解脫,但至少他們也是汪洋大海中的一條船,面對苦難一種因應方式。

簡言之,人生如苦海,每個人要做得是:一、找到乘載的筏木或船隻;二、找對方向駛往岸邊。如此即對應到宗教的兩種功用:一、在苦難中給人支撐和慰藉;二、帶領人走出困局、跳脫苦難。

從佛教的觀點來說,多數宗教做得到前者,卻未必達得到後者,只能暫時性的療傷止痛,卻無法一勞永逸解決問題;因為後者有賴於緣起空慧的徹見證悟,而這唯有仰賴佛陀的教導。

如此,佛法所說的「摧邪顯正」,僅是第二個面向(即後者)上的作用,而不否定前者的功能,甚至隨喜讚嘆之。而所謂「摧邪顯正」,乃是指明「外道」偏離方向走錯目標,而試著予以導正,其中的「邪」未必是「惡」,或可理解為「斜」。

隨意認定不同宗教為「邪」,在現今宗教多元的時代未必恰當,更何況他們也勸人為善,樂於向善;只是他們目標歪斜所行非(正)道,在這個意義下佛教予以批判導正,如此「破邪顯正」可謂是「導斜』歸正」,破邪、摧邪乃在於導斜、改斜,使船筏能正確駛上岸。

「邪」與「斜」兩者音同義異,然以後者取代前者,讓宗教之間對話取代對立,也突顯對不同宗教的包容和尊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