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月24日 星期二

工作慣性

2017. 1. 18  Wed.
工作慣性自我覺察
我從事學術研究已十多年,漸養成一些學者的「習氣」,雖不至於四體不勤、五穀不分的「書呆子」形象,但似乎有某種「職業病」,例如好靜、樂於獨處、不喜團體活動等。

我常說:「面對書本容易,處理人事困難」,長期待書房內的舒適圈(comfortable zone),悠遊在自己的思想天地裡,可說是充實、愉悅的。但如何走出自我的世界,去與人互動、關心別人,成為我要學習的功課;雖然彼此在思想的層次上難以深談,但在情感面向上仍可以交流。

十四世達賴喇嘛也是一個很有學問的學者,愛讀書、且思想深刻,但由於身份的關係,他每天的訪客應接不暇,主持法會、出國參訪、公開演講等,大小瑣碎之事不斷,但他都慈悲相待,臉上始終掛著微笑。

學者偏「冷」,這是理智、客觀、獨立思考的特質,但人與人之間「情」反而多於「理」,這時心境要適當轉換,否則失去關心別人的能力,亦可說是快樂的喪失。

很多學者知識累積很多,卻不見得更快樂,時而有更多煩惱,這意味著所知和所行的落差。一個優點也可以是缺點所在,知道一個職業所帶來的獲益,也當注意所可能失去的,以免在工作慣性中離「覺悟」愈來愈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