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11.28 Tues.
不同的信仰象徵不同的價值抉擇
印順特重「人」在佛法中的特殊地位,但這未必取得普遍共識,如深受印順所敬重的太虛大師即表不同意見,而曾評之為「將佛法割離餘有情界,孤取人間為本之趨向,則落人本之狹隘」,認為印順特重人類,視人類高於各界眾生,已然帶有種族優越主義的偏狹傾向,就好像歷史上的釋迦佛出於黃種人,所以視佛陀為黃族之聖,甚而認為黃種人乃所有種族中最優秀的,如此獨尊特定物種,在太虛大師看來是把佛法劃地自限,自我窄化,[1]把佛教給做小了。
這當中存在認知的差距,如從人生、人性、人間、人文、人本等角度來談「即人成佛」,未必失去如來十力、四無所畏、四無礙智、十八不共法等特質。此外,也涉及不同的價值抉擇,如強調人間、人本、人性、人文等的佛教,重視的是純正、真實、理性、自力等向度;相對於此,神格化傾向的佛教更重神聖、圓滿、信仰、感性等內涵,佛必須像神一樣崇高偉大,甚至更崇高偉大,才足以顯發佛陀的尊貴無上。其間不同的價值抉擇,初步羅列如下:
1、人本vs.神化
「人間佛教」主張佛在人間、即人成佛,這樣的人本和人文主義,淡化了神秘色彩,同時也弱化了神聖性,僅強調聖德品格、聖者氣象。然就多數人而言,宗教之所以吸引人、給人力量,不正是信仰對象的神通廣大嗎?以此而質疑「人間佛教」。
2、純正vs.圓頓
印順重法義的純正性,在他著作中屢屢提到此一概念,這樣的純正性重於「求真求實」,但就多數的佛教信仰者而言,「至圓至頓」才是信仰的驅力。然而,在純正之求真求實與圓滿之求美求善之間是否有一定優位,恐難有定斷。
3、法行vs.信行
佛教本有信行人和法行人之分,印順著作中理性的論述風格,可知法行多於信行,如他所說「信佛,但不一定信祖師」;這樣「以法為師」、「依法不依人」以及「自依、法依、莫異依」的思想調性,恐也與傳統佛教信仰不同。
4、自力vs.他力 (尊貴行為 vs. 神聖信仰)
「人間佛教」之重人本、法行,有別於情感寄託、權威依賴的信仰模式,重視行為自身的尊貴(noble),更甚於神聖(holy)的信仰。然而,在信眾心理,神聖性當高於人品的尊貴性,這也是「人間佛教」引發討論的爭點之一。
事實上,印順並未全然否定天乘修行,如同未否認聲聞乘的修行,只不過與菩薩直入成佛之道相較,僅能視為是某種方便,而不是人間佛陀修行的本義(即所謂「正常道」)。此外,太虛和印順對於「人」在有情界的地位上的不同,背後關涉到兩人佛法判攝的同異;如相對於印順重於緣起性空的中觀法義,太虛特重如來藏說,而兩人不同的佛法教理抉擇,其中利之所在亦也是弊,我們因某一個特質而信仰之、推崇之,亦可能會因此相同特質,而受到不同人的排斥貶抑。
如此,每個人各依自己方式來信佛,當中沒有一定的是非對錯,也未必有客觀答案,猶如一價值抉擇的問題,很難說《華嚴經》圓滿,還是《法華經》究竟,亦或是《阿彌陀經》殊勝等問題,因此不需要站在自己所認定的信仰圖像批判異宗。佛教本來就有不同面向,兩千五百多年歷史發展的豐富性已說明此事實,八萬四千法門皆為度化各種根器的眾生,都值得我們敬重,未必能直言異於己者為相似佛教、偽佛教或不是佛教。[2]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