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5 Mon.
念佛僅能是方便法門嗎?
印順法師對淨土念佛法門的觀點曾引起淨宗學者極大反彈,甚而傳出焚燬其著作情事。事實上,印順對「念佛」有一定深度的考察,從初期佛教「六念」法門,一直到不同念佛法門的介紹,如闡述般若經教念佛旨趣,從「持名念佛」、「觀想念佛」到「實相念佛」,認為《般若經》為主的「念佛」是「實相念佛」,強調「念佛」亦能契入於實相。[1]
倘若片面的定位「念佛」僅是方便法門,而認為印順帶有貶抑、否定之意,可說是一種誤解。事實上,念佛法門可謂「淺者修淺,深者修深」,一旦念佛可與空性法義契應,則一樣能契證實相與解脫。[2]如印順表示:
大乘以成佛為標的,所以念佛為大乘要門。如易行道的稱名念佛,若得一
心不亂,也就是念佛三昧。不過念佛法門的重點,是念佛的身相與功德,
舊稱觀相與觀想念佛。如依此而念佛由心起,念佛如實相,那就是實相念
佛,趣入出世的勝義禪觀了。淺一些,念佛有懺業障,集善根的功能;深
一些,就緣相成定,更進而趣入證悟。念佛法門,是由淺入深,貫徹一切。
所以在大乘五淨行中,早就有以念佛來替代界分別了。[3]
這裡可以看出印順對於「念佛」法門的重視與肯定。同樣的,「淨土」法門亦然,若片面認為印順否定淨土或反對淨土法門,亦不是公允之論。印順承繼太虛「律為三乘共基,淨為三乘共庇」觀點,他亦認為「戒律」與「淨土」不應獨立成宗,而為佛子之所共信共修,[4]比較不同的是,印順在傳統的「他方淨土」,另提「人間淨土」之「創造淨土」。對於印順之念佛觀及對念佛法門等判攝,也是值得構思的研究主題。
[1] 《中國禪宗史》(Y40p58)
[2] 不只念佛法門,諸多佛教修學法門若能與空性相應都能契應實相,如慈悲觀、數息觀等;如持息念(或安般念)從呼吸進出深觀到緣起之生滅無常,同樣可以契入實相,乃至於完成聖道的修學,如《雜阿含經》卷29:「佛告阿難:「有一法,多修習已,乃至能令二法滿足。何等為一法?謂安那般那念。多修習已,能令四念處滿足;四念處滿足已,七覺分滿足;七覺分滿足已,明、解脫滿足。」(CBETA, T02, no. 99, p. 208, a18-22)可知最後法門權實之判攝,亦涉及觀修深淺的問題。
[3] 《成佛之道(增註本)》(Y42p322)
[4]《淨土與禪》: (Y17p1)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