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29日 星期二

似曾相識

2015/9/29 Tues.
似曾相識
小寶寶九個月大,愈來愈活潑、好動,甚至有些頑皮,不時在家裡搞破壞,如把桌上東西掃落地上,胡亂抓書、撕書,好幾次硬拔我毛髮,諸多突發性動作,讓人防不勝防。

小孩天真活潑是天性,我小時候也十分頑皮,甚至不時闖禍,是大人眼中的頭痛人物;她大概是得到我的真傳(遺傳),所以也特別愛搗蛋。

我們大人常告誡小朋友要乖、要聽話,包括現在我也常對小女這樣說;但我相信活潑是好事,好動是好事,甚至調皮搗蛋也是好事,這樣的小孩往往比較快樂,無憂無慮的,沒什麼顧忌,只要不闖大禍就好。

小女愈大,愈感覺她像起我來,小小的眼睛、慧黠的笑容外,性格也有那麼點「似曾相識」。看來「有其父必有其子/女」,這句話確有其道理!
 東玩玩
西玩玩
我是破壞王

精神天地

2015/9/28 Mon.
精神天地
寫部落格文章當作是寫日記,既是寫日記,就有「吾日三省吾身」的目的,讓自己好好沈澱、好好反思;而在這沈澱、自省的過程中,內心是平靜的,寫出來的文字自是誠懇真摯的。

但我必須承認,文中所說大多是我做不到的,也因此一再記寫下來自我提醒。固然一些好的道理要做到並不容易,但至少先有個觀念,以及明確的方向來策勉自己,而且我在寫得當下也還算樂在其中。

相對於其它的部落格人聲鼎沸,我的部落格在「獨白」下顯得人煙稀少,但我也樂於如此。

這是我個人的精神天地,在混雜的世界中保有一片寧靜空間。就好像有些寺院香火鼎盛,修道人不得安寧,而自搭的小茅棚雖粗略簡陋,但也因冷冷清清反倒能清淨辦道。

我不知道、也不想知道有多少人讀我的文章,我就是寫。

寫是我個人的事,別人看不看(包括同不同意)與我無關,也絲毫不影響我寫不寫。

希望我能以這樣的心情持續寫下去……

2015年9月28日 星期一

達賴喇嘛談「加持」

2015/9/27 Sun.
達賴喇嘛談「加持」
在網路上看到達賴喇嘛專訪,主持人問道:英國有一球隊經他「加持」後,球隊表現得更好,問他看法如何?達賴喇嘛坦誠表示,他相當懷疑「加持」(blessing亦有譯為empowerment)這件事,認為「行動」才是更加重要的;但如果他們「相信」是因他加持才成功,他亦感到非常之高興。

達賴喇嘛是天天為人加持的人,自己本身卻不相信加持,想來也是一件有趣的事,這亦顯示達賴喇嘛(承傳佛法)的理性精神,對神秘事物有所保留,不故弄玄虛,亦想傳達他僅是一位平凡的僧人。

此外,達賴喇嘛認為行動更加重要,這一者顯示佛教獨立不依靠他人的「自力」特質,不向外祈求、寄託,二者也展現佛教實修、實作的「實用」特色,不仰賴信仰來達成目的。

不過,據現在科學研究表示,心念的力量無遠弗屆,每一個念頭的升起,對我們的身心乃至身體細胞都有影響(可見《信念的力量》一書),對周遭環境亦會產生細微作用(如水分子結構變化),因此每個加持──善念祝福,亦不應小覻,有可能在看不見、想不到的時空中潛移默化產生功用。

正念在儒道

2015/9/25 Fri.
正念在儒道
正念禪修近年在歐美蔚為風潮,大多淡化宗教色彩,不見得以佛教之名來面向世人,但問佛陀教法是否實際利益到眾生,這說來亦是一件好事。

但我想正念禪修應不獨佛教才有,任何精神暨靈性鍛煉(spiritual exercise)的傳統,皆或多或少包含了正念的觀念和方法。

例如儒家孟子所說的「善養吾浩然之氣」即是一例。《孟子.公孫丑上》說:「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於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透過正氣來培養正念,這樣的正氣是以仁義、道義為根據的。人只要有仁心義行,走在正道上,「仰不愧於天,俯不怍於人」,什麼都不必害怕,精神力自然提振昂揚。

此外,道家莊子所說的「心齋」可說是正念修行的一種形式。《莊子.人間世》提到:「若一志,無聽之以耳,而聽之以心;無聽之以心,而聽之以氣。聽止於耳,心止于符。氣也者,虛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虛。虛者心齋也。」

「一志」指心念集中一處,不用耳聽而用心聽,而且應不只是耳,眼、鼻、舌、身之諸根亦然,都要用「心」去觸對,此如正念禪修所重之「善用其心」、「密護根門」等。然而,用心又怕心生染執,因此莊子要人聽之以「氣」,這「氣」的重點在於「虛」,虛而應物、接物,似象徵著明覺不起貪著,道的修行在修此虛靈明覺,所以說「唯道集虛」,而如此之虛靈明覺,即是一種「心齋」。

以上儒道二家都重「氣」的修煉,不管是孟子的「浩然正氣」,或者莊子的「氣虛待物」皆然,此猶如佛教之「安般念」(觀呼吸),藉由一切行中一切息之覺知,保持正念正知。如此,儒道兩家雖不用佛教術語,但或多或少傳達和佛教相似的修道技藝。

出家菁英主義

2015/9/24 Thurs.
出家菁英主義
今天課堂帶讀歐陽漸「辨方便與僧制」一文之片斷,文中對當時出家眾素質低落直言無諱,如說中國內地僧尼約略百萬,但能「知大法、辦悲智、堪住持、稱比丘不愧者,誠寡若晨星」,絕大多數都遊手好閑,毫無貢獻的國家蠹蟲,有無窮之害而無一毫之利。

相對的,他認為當在「百萬眾中精細嚴察」,最多留下數百名出家人,其餘的皆令還俗,畢竟僧人素質之低落,劣幣驅逐良幣,直接或間接導致中國佛教之衰弱。

歐陽漸力圖從僧團運作暨僧俗關係之變革,來提昇佛教,因此主張只有菁英中的菁英才能出家,讓真正卓越的僧人來領導僧團,佛教才有強大復興的契機,我們姑且可以「出家菁英主義」(monastic elitism)稱之。

歐陽漸對佛教衰敗的悲憤之情可以理解,但「出家菁英主義」是否契合於佛法精神,仍有待商榷。

我佛慈悲,是故當普門大開廣濟有情,而且「眾生平等」,因此不一定要最優秀的人方能出家,只要人品端正,安分守己,願意在佛法上用功,老老實實修行,應該都歡迎他們到佛門中來,而不是僅限定於少數人。

「隋唐第一流人才在佛門,二十一世紀菁英也是」──許多年前法鼓山僧伽大學招生海報中看到這句話,印象十分深刻。我也相信佛教興盛和人才密切相關;隋唐第一流人才在佛門,於是隋唐佛教進入全盛時期,相對的佛教走向衰弱,三、四流甚至不入流的人就愈多,形成惡性循環。

但佛教對於所謂「第一流人才」的界定,重點應不在於聰明才智,而在於道心堅固否,唯一看重的當是品性,其它的天份、能力、才情、學問等都是其次,這才是佛教真正的「菁英」。

精神內轉

2015/9/23 Weds.
精神內轉
坐在書桌前,偶爾提醒自己,靜靜地讀書、思考本身就是一件幸福的事,要學習從平淡中感受樂趣,不需在感官欲望的刺激中追逐、打轉。

如孟子所說,學問之道別無其它,但求把忘失的心找回來。大概所有的修道傳統,皆要人精神內轉、內守,不把心思黏縛於外,顯示出一定的唯心論傾向,例如印度、中國等東方哲學之主流,唯心思想相當明顯。

誠然,人不能向內收攝,只好向外攀緣攀求,從有形有狀的具體事物中得到滿足;相對的,人要是精神愈強大,即便什麼都沒有,也不會感到焦慮,仍可自滿自足。

如佛典所說,以法樂為樂,不復以物欲為樂;這告訴我們快樂不需要往外找尋,而是來自於內心。人若把快樂建立在自己的心上,如此掌握到的快樂,才是真正的快樂。

2015年9月27日 星期日

靜中學

2015/9/26 Sat.
靜中學
一個朋友提醒我要多注意姿勢,不管行、立、坐要時刻「量身高」──保持抬頭挺胸,腰桿打直,並告訴我70%的疾病有可能來自姿勢的不正確。

很謝謝這位朋友的提醒,之前看醫書即知「骨正筋柔,氣血自流」之說,也曾聽聞性廣法師解說姿勢的重要性。

但我想大多數的人都和我一樣,一旦忙起來,整個姿勢都亂了,特別我們長時間坐在電腦桌前工作,一不注意就彎腰駝背、用力不當,無形之中產生職業病或勞損。

我們應該先自我約定,把姿勢坐好在開始工作,「調身」的同時也是「調心」,而若果能搭配呼吸(「調息」),想必工作暨生活品質將會更加提昇。

如同打坐一樣,脊椎自然挺直,兩肩放鬆,注意每個動作(儘量少動或保持不動),隨時覺知呼吸的進出,也可以放一些輕音樂來安定心靈。我想只要這樣靜靜的坐著,即便什麼事都沒做,對自身而言也是一種寶貴收穫。

「靜中學(),學()以樂」,這是我在很年輕的時候想到的一句話,只不過二十年來「有所求」的為學生涯,早把此拋在一邊,現已到了調整讀書和工作的年歲了,否則以健康換取學問的代價將得不償失。 

2015年9月22日 星期二

以苦為師

2015/9/22 Tues.
以苦為師
在佛典中屢屢提及「放逸為苦本」,也表示「於六根不調伏、不關閉、不守護、不執持、不修習,於未來世必受苦報。」相對的,「六根善調伏、善關閉、善守護、善執持、善修習,於未來世必受樂報。」

可知放逸、不善護念是原因,將帶來「苦」的結果,而一般有情眾生(主要是人類)未經「心」的訓練,散亂乃根深柢固的習性,不時因「失念」給自己帶來諸多苦痛。

眾生因放逸、散亂引來苦報,此等苦報固然讓人相當厭惡,急欲除之而後快,但若能自我調適、轉念的話,反而成為某種修道增上因緣。亦即透過受苦(特別是身體上的苦),強力逼迫自己調伏、關閉、守護、執持、修習己心,讓自己不因身苦而跟著心苦。

換言之,藉由身苦激發出生命的潛能,以此身苦不時提醒、鞭策自己更加精進。例如重病患者,身體已不聽使喚,只能反求於心,以堅忍的意志力支撐下去,同時鍛鍊大正念力,此時再也不放逸、不散亂了。

例如患有「漸凍症」的英國著名物理學家Stephen Hawking,身體雖重殘,但似能看出心力之強大,依舊勉力思考深刻的物理學問題。前些年往生,同樣患有「漸凍症」的陳宏以眨眼方式不斷寫作,勉勵自己也鼓舞別人,亦可見其心靈之力量,不只顯示身殘心不殘,同時更是身殘破而心健壯之例證。

總之,苦報因緣可以激起精勤修持的道糧,所謂「修行常帶三分病」, 即有此意。因此在我們健康的時候,當照顧好自己的心,在六根觸對六塵的過程中常保明覺正知,以避免日後的受苦因緣。而倘若不幸身體的苦報現前,就當作是「心」的鍛造過程,逼促自己修習強大的正念力及精進勇猛力。

分離焦慮

2015/9/21 Mon.
分離焦慮
小寶寶現正處於「分離焦慮」,一放手就哭閙,一抱起就破涕為笑,一定要有人在她身邊,不能稍稍離開她的視線。這代表她已有清楚的辨識能力,不只需要安全感、也會找尋安全感,並知道誰會給她安全感。

雖然經常要放下手邊工作陪她,感到相當不便,但我想這是小孩成長階段之一,等她再大點,甚至到了青少年有她自己的朋友,再也不看重家裡父母,甚至覺得囉唆。因此應該好好珍惜她黏著我們的時光,陪她一起渡過人生焦慮的片段。 
 有人陪我笑呵呵!
沒人陪我哇哇哭
相關資訊 化解分離焦慮

正念的成功之道

2015/9/20 Sun.
正念的成功之道
每個人生活都有一定的理想或自我期許,但相對於結果的達成,過程更應該被我們重視。

或者說,過程中的每一步,都關乎理想的實現與否,我們只要在乎在這之間的每個腳印,步步踏實,其實已預約成功一天的到來。

每個當下小勝利(乃至於「小確幸」)的累積,都是播下大勝利的種子,因此人不需要一心一意只想追逐大成就,反倒要重視眼前腳根下的點點滴滴。

我想佛教「正念」的訓練,即是要我們去注意生活每一個細小環節,從這些片刻當中,去成就自己、完成理想,如此才是實實在在的,而這或可稱之為正念的成功之道。

養成好習慣

2015/9/19 Sat.
養成好習慣.
暑假這陣子幾乎每天都去游泳,但六、日游泳池提早關閉,有時趕不及而沒游,就覺得混身都不對勁,看來我內心已對游泳生起「執著」。

雖然是執著,但也算是一種好的執著,被一種好習慣所牽繫著。

人一旦養成固定時間做同一件事,這習慣就成為生活的一部份,如果在那時間不做這事,不免悵然若失;可知好習慣的培養、壞習慣的避免是多麼的重要。

當然培養好習慣不是一蹴可幾,通常一開始要自我強迫,久而久之適應、接受了,讓行為模式(暨神經迴路)接受這樣的制約,這好習慣就會一直跟著你,成為生活、生命的一部份。

一個人的心念決定他的行為,行為決定他的習慣,習慣決定他的性格,性格決定他的命運。因此人若要改變命運,性格、習慣、行為和心念等的轉換,都是其中重要的環節,而習慣剛好位處於中間,因此不可不慎也!

2015年9月18日 星期五

兩種人

2015/9/18 Fri.
兩種人
這世界上有兩種人,我覺得要時常把他們放在心上,以為自惕自勉。

一是重症患者,例如漸凍人、小腦萎縮症等,身體極其不便,甚至百般折磨、煎熬。所謂「見苦知福」,他們病苦的示現,讓我們這些健康的人,知道自己原來如此幸福,相較而言所擁有的已是太多、太美好了。

另一種是刻苦生活的修道人,如天主教神父一生奉行服從、守貧、獨身的誓約(不少的佛教出家人亦也如此),把一切奉獻出去,而甘願過著簡約、淡泊的日子。

前者身體殘破,什麼都要不得,後者雖身體健康,但什麼都不要;而與他們相較,我們多數的人卻什麼都想要。

想到了他們,頓時覺得人生沒什麼好計較,不需要貪得無厭,平平安安、簡簡單單的本身,其實已是最幸福的生活。

一次只做一件事

2015/9/17 Thurs.
一次只做一件事
一心多用是現代人的生活習性,如吃飯時看電視、看報紙,一邊走路一邊滑手機等比比皆是,也常因為不專心,給自己帶來苦果,如吃得過飽引來腸胃不適,因滑手機發生交通事故等。

生活便利、資訊發達固然帶來許多好處,但也使人愈容易向外追逐,心思變得更加混亂。相對的,在什麼都缺乏、不方便的年代,反而能單純的過生活。

這樣簡單生活如今想起來彌足珍貴。我們雖是科技產品的受益者,但同時也是受害者;大家人手一機,無時無刻連線上網,跟著line、臉書等訊息浮動著,片刻不得清閒。

我們當有所自覺,能「役物而不役於物」,畢竟許多資訊皆不是生活所必須,不知道或沒有一樣可以過得很好,甚至過得更好。

佛教說「活在當下」,其中一個要訣就是一次只做一件事,而且就只專注在那一件事上;若可以的話,下意識伴隨著呼吸去做這眼前的事。如此遠離電視、電腦、手機等,我們更能感受到單純專一的喜悅。

典型在夙昔

2015/9/16 Weds.
典型在夙昔
現在的學者相較於數十年前,真是幸福多了。百年來華人世界政局動盪不安──革命、北伐、抗戰、國共內戰等,在大陸又歷經文革,台灣亦有白色恐佈等,學術研究常因戰亂或政治因素而斷斷續續。

而且研究資源相當有限,沒什麼國家經費補助,亦少有研究奬勵,但真正有心在學問上鑽研的,仍舊義無反顧,在有限的條件及艱難的環境中困頓成學。

相對地,現今的一切都安定許多,各項資源豐富,也不乏資金挹注,不需逃難、也不用怕講真話而鋃鐺入獄,這是上個世紀的學者所難以想像、享受的。

雖然動盪、動亂不在,但學界也不時無風起浪;如正因為資源太多,當分配不均或(學術)意見不一時,彼此間不僅相輕,甚至相互打壓、爭鬥,徒增許多紛亂。

在現今競爭激烈的學術環境中,想想老一輩「無所求」的為學精神就倍感可貴,僅僅只是單純、專注的做學問,把名利的一切都拋諸腦後,得或失、認同或不認同絲毫無損他們對學問的熱情與堅持。

「哲人日已遠,典型在夙昔 風簷展書讀,古道照顏色。」文天祥《正氣歌》的最後四句,大致表達我對舊時讀書人的尊敬和嚮往,自覺在學問的成就上不能比肩接踵,但至少也要勉力地見賢思齊。

神學與心學

2015/9/15 Tues.
神學與心學
「神學」(theology)在西方文明中有著長遠的傳統,整個中世紀的哲學即是以神學為主的哲學,反觀中國的思想史發展,如余英時所說,系統性的神學可謂付諸闕如,中國人不像西方那樣相信有神的存在,而卻產生一種獨特的「心學」,這心學與西方的心理學或哲學都截然異趨,也很難被翻成英文。

即相對於古代西方以神學為主導,中國的心學或心性之學一直是主流。這說明了什麼?這說明了中國哲學(暨宗教)的特色不在於「信」,而在於「修」,相對於「信神」,更重要的在於「修德」;而所謂的「修德」即是「修心」(「修心」亦也是「修德」)。此一「修德」、「修心」傳統的建立,依余英時所說是經「軸心突破」後,先秦諸子所建立起來的。

如此「修德」或「修心」的傳統,有類似於宗教之處,亦有所不同。如「神聖」是宗教所關心的問題,但中國哲學關心的重點不在於「神」,卻在於「聖」,此「聖」的達成在於「德」,或者所謂的「成聖之學」亦可稱之為「成德之教」(反之亦然),在這當中,幾乎所有的中國哲學家都不約而同的強調「心」的重要。

或者換個方式說,相對於有神論的宗教所強調的神聖(holiness)之概念,中國的心性之學更重視的是尊貴或高貴(nobleness),而人之尊貴取決於個人的道德行為。當中可看出幾層意義的象徵,如以人文取代神鬼、道德取代宗教、實踐取代論理、自力取代他力等,這些都可以看出中國心性之學不同於神學的特質所在。

2015年9月15日 星期二

戒定慧與儒道佛

2015/9/14 Mon.
戒定慧與儒道佛
佛教以「戒定慧」為「三無漏學」,乃走向(無漏)解脫所必須的;此「三無漏學」又被稱作「三增上學」,顧名思義這三者能使人增益向上。不論「無漏」或「增上」,都代表此三學在佛法的關鍵地位,被視為是佛教修行的總綱領,如南傳《清淨道論》之主體即以戒定慧鋪展開來。

儒道佛代表中國文化的三大骨幹,雖然我以佛教為依歸,卻同樣喜好儒道的哲學思想,不時從中汲取人生的智慧養分。對我而言,儒道佛三教似可分別對應到戒定慧三學的架構。

儒家以「成德之教」為關注,重視人與人之間的倫常關係,講求內在涵養及道德實踐,這相應於戒學之「諸惡莫作,眾善奉行」的基本精神。

道家說「致虛守靜」、「坐忘心齋」,乃至從丹道發展出各種精神修煉的方法,追求內心的虛靜澄明與身心平衡,淡化物質暨俗世欲望,這亦也如定學要實現的清淨、離欲的境界。

佛教以解脫為目標,其中般若智慧為破迷啟悟的關鍵,唯依智慧教導才能實現真正的解脫,故佛法自身即以三學中的慧學為特色所在,戒學和定學都是世間共法(通於外道異學)。

當然,此處以儒道佛三教分別對應到戒定慧三學,都只是初步、粗略說法,因為儒道兩家亦有不同(於佛教)面向的智慧展現,佛教本身也談道德和禪定,所以這樣的定位只是概略而論,就我個人而言可以是如此,也或許可為三教比較提供一個可能的思索向度。

慈眼視眾生

2015/9/13 Sun.
慈眼視眾生
小寶寶自出生以來,不時認真看著人、看著周遭的事物,而我也常認真的望著她,時常兩個人相互對看著,而且百看不厭(至少對我而言如此)。

她四處觀看身旁的一切,乃出自於好奇,而我深望著她,是出自於愛。

《涅槃經》說:「如來等視眾生如羅睺羅」,《華嚴經》也說:「不於眾生而起一念非親友想」。羅睺羅是佛陀未出家前的孩子,意指佛陀以慈悲之眼等觀一切眾生,視若己出,都把他們當作自己親愛的小孩、家人一樣。

可知佛教談「慈悲」,亦也是「能近取譬」,以自身作譬喻,說明對別人慈悲好比對家人無私的愛一樣,長者如父母,平輩如兄弟姐妹,幼者如小孩,讓我們知道對他人慈悲並不是那樣困難。

成了家、生了小孩,就是人生另一段「愛」的旅程的開始,雖然染愛貪著是眾生生死流轉的要因,但也因此得以「火焰化紅蓮」。也願我能以此款款深情,來看待任何人世間的一切。

能或不能

2015/9/12 Sat.
能或不能
今天翻讀《覺之樂》(Awakening Joy, p.123)一書,提到佛法教導中,一個人想法和行動並不是以「對錯」來分判,而應以「能或不能」(skillful or unskillful)稱之,認為一個有能的人思考和行為會增進自己和別人的快樂;相對的,不能或無能的人卻總是傷害別人。

誠然,在佛菩薩的眼裡,這世界上沒有犯人、罪人,只有無知的人,人因無明愚痴傷害了別人,同時也傷害了自己,因此與其用對錯來「譴責」他們,以能與不能、知與不知來「同情」他們,反而是更恰當的。

「在業力牽引下,沒有人是故意的」,別人中傷我、打壓我,並不需要一般見識,只能說他自控能力差,隨著自身的業力習氣任意妄為,如此他自己也並不好過。

可知,對於他人任何不當作為,如愛發脾氣、講話刻薄、小心眼、好妒嫉等等,都以能力不足視之,我們將更容易釋懷,不只不計較,反而多一分悲憫之心。


每日極短篇37

每日極短篇37
(僅補七、八、九月未post之文)

2015/9/4  Fri.
逆境三處方
每個人一生中都會遇到特定人事的考驗,這可能是你的家人、同行、主管、同事、員工等,不知道為什麼,就是刻意挑你毛病,找你麻煩,或者處處障礙你、打壓或打擊你。此等之發生,我們可以做三件事:

第一、不要急著責怪對方,有可能是你某個環節疏失得罪了別人,或者做人處事不夠周到,有過在先等,如此反躬自省是遇到逆境的第一步。

第二、學習去接受人世間無理之事,一如我在<公義何處尋?>一文所說,這世界上有很多事是荒謬的,非理性所能理解,甚至是反理性的。只要問心無愧,就該心安理得,而且堅信「善惡有報」、「惡人自有惡人磨」的至理名言。

第三、「沒有人扯後腿,就練不出好腿力」,藉由各種逆增上緣,人事磨練,激勵自己更加上進,轉阻力為助力。假以時日,拿出具體成績讓人刮目相看,並證明自己實力所在,並感謝他曾經的「幫忙」。

因為不是庸才,所以才遭人所忌,但若不避人忌,亦不免成為蠢材。任何有才華、有能力的人,務必先做好本份事,而且提醒自己低調行事,「曖曖內含光」,才不會一路走來坎坷顛簸。

2015/8/25  Tues.
自己和自己的事
做一位在大學任教的老師,每一星期授課時數八九個小時,若有擔任行政工作、執行研究計畫案或者指導研究生,通常可減免時數變成五到八個小時;也就是說,除了以上時數是必須履行的教學義務外,其餘的時間都是自己的,包括寒暑假加總起來,也大概有近四個月的空閒時間。

因此,只要把書教好,大學老師可以當得很輕鬆;但相對的,也可以做得很辛苦,如果老師對研究是很認真投入的,幾乎沒有假日可言。這就看不同老師對學術的自我期許如何,可以很鬆、也可以很緊。

另外,「台上三分鐘,台下十年功」,雖然教課時數不多,但是平時的準備必不可少,所以喜歡教書、又想嘗試創新的老師,沒有授課的時間其實也都是認真工作,勞苦的程度不會亞於做研究。

對我而言,教書與研究我都樂在其中,而且兩者相輔相成的,所謂「教學相長」亦也在此。但是現階段的我更重於研究,如此才能有深厚的學問底子為學生們提供豐富養分。

而且,有一點我頗為珍惜的是,人文學科的研究是自己和自己的事,我可以按照自己的節奏,自由的閱讀、思考和寫作,不需要配合別人步調,儘管做我自己,這是我覺得當大學教師另一個可貴之處。
  
2015/8/18  Weds.
內修與外弘
大乘佛教修行人以「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為本務所在,求佛道即是求智慧,化眾生即是修慈悲,智慧與慈悲是菩薩道的兩個核心,缺一不可。

「上求佛道,下化眾生」除了顯示出智慧與慈悲,似也表達內修與外弘兼顧的涵意,即內修佛道、外化眾生。

此內修與外弘對應到我現在大學教師的身份,可以說是研究與教學;研究是自我充實,在知識上自我提升,而教學則是啟發後進,分享和傳授所習得的知識。

這幾年我的「內修」似乎比「外弘」來得多,但不代表我不重視「外弘」。例如我這部落格的架設,多少也有「外弘」的考量,除了分享自己的心得感悟,也希望在「以文會友」中,提供一些觀點的思考。

如此,我會持續寫下去,哪怕只有少數一兩人受益,我也覺得心滿意足。

2015/8/11  Tues.
讓自己平靜
一行禪師在他演講中,多次提到南非前總統曼德拉到法國訪問時,曾告訴記者他最想做的事是sit down and do nothing(坐下來、什麼都不做);他說他自從出獄之後,每天忙不完的事,已經好久沒有sit down and do nothing

現代人無時無刻都很忙,但究竟有多少事極為重要,非做不可呢?

有時候忙,可說是透過忙碌來麻痺自己,讓自己在忙碌中自我迷失,甚至忙的本身是一種心亂的象徵。相對的,多一點時間讓自己和自己相處,很多事才能想得深、想得徹底,所以獨處應是每個人都要練習的功課。

每當我心煩意亂,特別是心情低落的時候,我腦海中會浮現「放下一切,只管呼吸」這八個字,告訴自己靜靜坐著,什麼都不做,把注意力拉回到呼吸,內心很快平復下來。

我想每個人都應找到讓自己平靜的方法,使在繁忙躁動的生活裡,亦能感受內心的輕安與喜悅。

2015/8/10  Mon.
舉手之勞幫點忙
新手機才使用沒多久,還不很熟悉操作,例如原先設定好的中文輸入,卻不知怎麼卻無法在鍵盤中顯示。我走到學校附近一家私營的手機店(非加盟店),詢問店家如何操作中文鍵盤。

當時店裡只有一個人,應該是老闆娘,當我把我的問題提出後,有了以下的對話:
「手機在哪買的?」
「網路上買的」
「哪一家門號?」
「台灣大哥大」
「那你應該去找網路或台灣大哥大的客服中心」

我聽到她這樣一說,我什麼也沒應,轉頭就走出這個店家。

手機如何設定,我並不覺得難,只不過可能是某個環節我忽略或遺漏了,於是屢試不成,但這對他們而言應該是輕而易舉的,但她連看都不看一下就直接拒絕,不免讓人有小小怨氣。

雖然我並未在那消費過,但連這點舉手之勞都不肯幫,日後更不可能去那消費,也會告訴人別去消費,我想得不償失的會是店家本身。雖然有可能她心情不好,或身體不舒服,但也不該如此愛理不理。

這種事在社會上時常發生,有些人就是習慣冷漠;例如在公車或捷運上,看到老弱或行動不便者還假裝睡覺的人不在少數,雖然我相信大多數的人都樂於伸出援手。

能幫而不幫,只能說他們心胸狹窄或者自私,而這樣的人我想並不會是快樂的,反到需要我們的同情。「助人為快樂之本」,我想這句話不是沒有道理的。

2015/8/9  Sun.
幸福的修煉
最近看正念科學(science of mindfulness)相關研究報導,指出人的幸福是一種技術或能力,而既然是技能,就必須時時演練、實際操作;如此透過正念禪修,養成靜坐的習慣,就是在提昇這樣的技能。

研究指出,人的大腦是有高度可塑性(plasticity),神經迴路之聯結不是一成不變,而是有很多的可能,重點在於我們是否願意去學習和鍛鍊。

相對以各項運動來「健身」,打坐是一種「健心」的方法;而運動分很多種,打坐亦有諸多形式,例如數息觀、慈悲觀、念佛觀、無常觀、不淨觀等,就看個人想要克服什麼樣的問題,或者訓練哪一方面的能力。

如此選擇不同的靜坐方法,好比不同的運動員選擇不同的重量訓練,以增強身體不同部位的肌力一樣。

我們一直習以為常,依著自己的本能或行為慣性,來追求順合己意的快樂,如欲望得到滿足,就感到快樂,反之則否。但事實上,幸福是需要學習和訓練的,這是過去我們的教育不曾提及的。

幸福不是從天而降,幸福是要能「操之在己」,而不是決定在自己以外的人事物上,佛教的禪修就是要實現這樣的目的。

2015/8/8  Sat.
2015/8/7  Fri.
課綱微調,人心不調
這陣子因為課綱微調,高中生群起到教育部抗議。課綱引發的爭議,在於台灣歷史究竟該如何書寫,台灣該如何自我定位,如何讓下一代知道我們自己的過去,以及未來該如何發展,背後涉及統獨之爭。

對這問題我並沒有很關心,現在資訊四通發達,教科書所寫是真是假,年輕學子不難知道,強制洗腦已然失效。即便硬性洗腦,待幾年過去,也還是會知道實情如何(當然「史觀」不同是其中重要因素)。

過去我的中小學時期,課本都說「蔣公」乃世界偉人、民族救星等,但現在少有人會這樣認為,只能說是那個時節因緣下的產物。

然而,我更關心的年輕人為理念堅持的心態和方式。如有人為課綱以殉道之姿自殺,激烈闖進官府,在人群中公開和爸媽起衝突、大義滅親等。

年輕人有衝勁是好的,那是熱血、志氣的展現,甚至衝動也是好的,但是若因浮動而暴衝,流於意氣之爭,那就有些可惜了。

我也有年少氣盛的時候,為了堅持一些理想,不惜和人起衝突,哪怕是自己的長輩,包括父母或老師等,現在想想頗感不值。

如何保持年輕人的率真、理想與幹勁,但同時又能理直氣和,沈穩以對(卻又不流於鄉愿),在剛柔、動靜間拿捏得宜,當是每個人都要學習的。

2015/8/4  Tues.
2015/8/3  Mon.
在德不在祀
最近翻讀余英時先生所著《論天人之際:中國古代思想起源試探》,他從哲學家雅斯培所提出的「軸心突破」,來探討中國古代哲學之源流與開展。

所謂的「軸心突破」或稱「軸心時代」,指西元前八百年(確切時間有不同說法),希臘、以色列、印度和中國四大古文明,從原始宗教的薩滿(或稱「巫」)信仰,提升至高度的哲理思維,使人類文明進程向前又向上跨躍,擺脫各式蠱惑人心、怪力亂神的操控,而走向理性化、人文化的新方向。

如此之「軸心突破」,幾乎是學界所共同接受的,有些則以「哲學突破」稱之。余先生該書即以中國古代思想為例,說明此「軸心突破」在中國發展的來龍去脈。

這是一本有深度且具啟發性的好書,從中可看出作者學問的廣度與思考的深度,引發我不少面向的思考。

絕大多數的人都對神秘的事物感到好奇,包括通靈、算命、求神問蔔等,有一陣子我也被各種靈異之說所吸引,甚至有些著迷。只不過走訪各個神壇,看聽不少奇人異事,現在回想,到底有多少準確率,我其實是相當懷疑的。

這讓我對「巫」宗教持保留態度,而這也是「軸心時代」聖哲們的立場,如印度的釋迦牟尼,中國的孔孟老莊,皆拒絕乞靈於神鬼加持,不再盲從絕對權威,放棄向外祈求而返求於內心,著重個人的道德修養。

孔子說「敬鬼神而遠之」及「不語怪力亂神」,要人從鬼神轉到人間,從祭祀轉到自身修為, 表現出理性、人文、自力的一面,在當時可謂是深具啟發的洞見。

2015/7/31  Fri.
不用怕流浪
現在不只大學過多,流浪博士也滿街走,博士找不到工作已是常態,也因此國內博士班報考人數銳減,有時甚至少於招生人數(例如錄取五個只有三位報考),就連台、清、交、成大等國立大學亦然。

「識時務者為俊傑」,不想考博士班,因為畢了業也找不到工作,學子們紛紛見風轉舵;然而,也正因為「時窮」,攻讀博士的「節」乃見,真正想走學術、做研究的人,一樣會堅守學問的道路,不因形勢不利而改變。

若有心往學術界發展、能力還不錯的同學,問起我的意見,我往往是勸進不勸退。博士學位就像取得一張駕照,即便沒有那麼多車可開,但一旦空缺來了,我們若拿不出駕照來,只好把機會拱手讓人。因此,備而不用、備而待用,成為可考量的一個點。

機會是留給準備好的人。大環境固然淘汱了一些人,但最後留下來的就是真正的有心人,不怕競爭的人。

2015/7/29  Weds.
高調或低調行善?
上慈濟官網首頁,顯眼地標示八仙塵爆意外,慈濟做了哪些事、多少事,包括志工動員人次,祝福金慰問人數暨金額總數,熱食供應份量,環保毛毯、福慧床發放數等。

讓我聯想到前陣子「消慈」風波時,一些有心人士極力批評慈濟之「高調行善」,透過媒體、網路等,不斷報導或宣傳自己做了多少事。一如這次塵爆,官網如此載明、強調,是否亦是「高調行善」?

反過來想,如果「低調行善」,慈濟所做的一切都不報、不傳,廣大的捐款人是否會覺得安心?慈濟到底有沒有做事?又把錢花到哪了呢?可知行事之不公開、不透明,亦會惹人非議。

可知,其中存在著道德兩難,不管慈濟高調或低調行善,都會有不同的聲音,如同「父子騎驢」般的困境。

因此,究竟為善欲不欲人知,沒有標準答案,但求存心如何。

慈濟一方面為了不負護持者的善心,交待所作所為,另一方面透過宣傳,以愛來牽引愛,號召更多人參與和投入,所以為善欲人知亦有其正向功能或積極性的作用。

2015/7/28  Tues.
書樂子
日前中研院前副院長劉翠溶遭騙2千多萬,前後十多次給錢卻沒有起疑,發現被騙後,還問說:「怎麼有這麼壞的人?」

警方破案後表示:學者是受騙的高危險群,可能是因為專注研究,與社會接觸較少……

我看了這則新聞,心理想著:「怎麼有這麼單純的人?」

 一個學術底子深厚的高級知識份子,成天埋首書堆,幾乎不問世事,或亦可說不食人間煙火,所以詐騙集團猖獗橫行,她似乎毫不知情,輕易的成了別人的囊中物。

專注於學術,視為是人生全部的事、唯一的事,社會一切脈動,一切名利得失,都與她無關。如《莊子.達生》說:「雖天地之大,萬物之多,而惟吾蜩翼之知。」這樣全心全意為學術值得我們的尊敬。

學者專注於研究,可以說對很多事情知道的少,很少事情知道的多。但當人生找到真正的目標後,其它都微不足道的,可以說是「書呆子」,但或亦可言「書樂子」。

不過,學術固然要有全神貫注的精神,但也要知民間疾苦,畢竟「獨樂樂不如眾樂樂」,和大眾一起分享知識和智慧果實的歡悅,豈不是更好?

2015/7/27  Mon.
學習心態擺第一
大凡學習一種知識或技能之成功與否,不外乎有四個因素:一、天分;二、努力;三、方法;四、心態。

天分好的人,學起來事半功倍,如果再加上好的學習方法或技巧,將可謂進步神速。相對的,人若天分不足,但靠後天努力,以勤補拙,亦會有一定的好成績;而如果方法正確,更不會多走冤枉路。而不管有無天分,方法是否得當,學習心態當是最重要,即一般所說的學習動機。

以學習語文而言,我們都可衡量自己天分如何,夠不夠努力,方法管不管用,態度正不正確這四項。

拿我個人來說,我自認為是個沒有語言天分的人,雖然學過英文、日文、梵文等語言,但都相當辛苦。上過幾堂課,天分好的同學早已進入狀況,掌握住發音、文法等要訣,而我常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雖然自認為夠努力,但天分差再加上土法煉鋼,不懂要領卻又囫圇吞棗,學習成效可說事倍功半。

其中一個可能的致命點,在於我的心態。我潛意識裡沒有想成為外國人,甚至可能有「排外」或「反外」傾向。

我自覺我已當上好幾世的華人,對於異國文化雖可以欣賞,但卻不會嚮往,沒有親切感,壓根兒不會想成為其中的一份子。而或許這就是我沒辦法學好外語的關鍵原因吧?!

2015/7/26  Sun.
愛情是浪漫出來的
人生很多事,憑著個人的上進和努力能夠實現,但也有很多事,未必關乎努力,愛情即是一例。

如我們常說感情是勉強不來的,相對的愈是強求、執著,反而適得其反,甚至平添厭惡和反感。

愛情就像渡假,需要閒情逸緻,放輕鬆慢慢生活,如兩小無猜般一起吃霜淇淋,一起看月亮、數星星等,看似無謂、浪費時間,甚至有些傻,但也可說是重新歸零,找回童稚般單純的快樂。

「情近乎癡而始真」,相反的太過算計、功利,都得不到真正的愛情;所以變笨一點,鬆柔一點,愛情才會離自己愈近。

可知愛情是浪漫出來的,不是努力出來的,或者說愛情是快樂出來的,不是辛苦求來的。

胡適說:「愛情的代價是痛苦,愛情的方法是忍受痛苦」,這太悲觀了,或許該改為:「愛情的目的是快樂,愛情的方法是享受快樂」。

愛情就像修道一樣,「為道日損」,慢慢修來、快快到,愈不去強求,愈順其自然、愈是美好!

2015/7/25  Sat.
一輩子的懺悔
所謂「一失足成千古恨」,有些時候有些錯一旦犯了,就是一輩子的痛,帶來永久性傷害,甚至足以讓自己遺臭萬年。

例如一個開車意外撞傷乃至撞死了人,那真是覆水難收,只有用一生去彌補,甚至也無法彌補,只能帶著很深的負罪感渡過餘生。

人都可以問自己,平生有沒有犯下讓自己悔悟終生的錯?

每個人心中都有不為人知的過往,那是個陰暗的缺口,最好的方式就是選擇遺忘,或者在沒有人的角落自我療傷。

當然最好的方式是化愧疚為動力,成為一種「逆增上緣」,透過實際行動累積善功來消弭罪惡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