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3月29日 星期四

試論「意業為重」之倫理學特質(五)

2018.3.26  Mon.
唯心論傾向的道德觀
  「意業」此詞彙分析,含攝心理(即「意」)和道德(即「業」)兩個面向,而當佛教主張「意業為重」,即顯示心理學與倫理學兩個學科在佛教裡緊密關聯,心識與倫理學乃是佛教思想的兩大主幹。[1]此外,Rhys Davids以《法聚論》(Dhamma-savgani)探討佛教對心理現象的解析、分類,即將書名訂立為「心理倫理學」(Psychological Ethics),[2]亦顯示佛教之倫理價值是建立在心理運作機制的認識下而展開的。此外,Flanagan也表示佛教(如阿毘達摩)對心理的細緻分析,除了是對心理生活的好奇和關注外,同時也是為了苦的滅除,表示佛教心理學最終是供作佛教倫理學之用。[3]  
  事實上,佛教之倫理學不只強調心理學,而且有一定濃厚的唯心論色彩。誠如Gombrich所斷言,佛陀的偉大洞見即在於一切要事皆發生在心中(The Buddha’s great insight was that everything that matters happens in the mind.[4],佛教的各種主張,如「意業為重」以及「身語意業皆是一思」[5]「起心動念無非是業、無非是罪」[6]等命題,皆與「一切唯心造」之唯心論立場相關,[7]後期佛教唯心色彩愈益鮮明亦可得解。而此重心念、意念的特點,不僅是在佛教,在各個修道傳統亦復如此,如中國古諺語云「哀莫大於心死」、中醫說「萬病由心起」、「醫者意也」,[8]以及孟子心學和之後繼起的陸王心學等都有唯心論的特點,強調道德教化及心性修養有賴於自心之內省察照,認為「心為一身之主」(明代楊繼盛《諭子書》所云),而以「心」(或言「良知」)為一切道德的基礎,道德理想的追求和價值實現不外於修心。然而,以此為形上學基礎的道德觀亦可有諸多探究空間。
  總之,佛教唯心傾向之修道關懷,背後有著濃厚的倫理或道德意涵。[9]以佛教名偈為例:「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10]其中「諸惡莫作,諸善奉行」牽涉到道德實踐的問題,而此善惡業的作為,與一個人心念的染淨有密切關係,因此說「自淨其意」;整個佛法修行的重點不離道德與心靈的關注,並進一步關涉到涅槃解脫的最終目標。



[1] 關於意識與倫理學為佛教的兩大台柱,可見Pier Luigi Luis, The Two Pillars of Buddhism: Consciousness And Ethics, in Journal of Consciousness Studies, v.15 n.1, 2008.01.01, pp. 84-107.
[2] C.A.F. Rhys Davids, A Buddhist Manual of Psychological Ethics, London, PTS, 1900.
[3] Owen Flanagan, The Bodhisattva’s Brain: Buddhism Naturalized, MIT Press, 2011, p. 82
[4] Richard Gombrich, What the Buddha Thought, p. 58.
[5]《阿毘達磨大毘婆沙論》 (T27, no. 1545, p. 587, a8)
[6] 見憨山德清《觀楞伽經記》卷5 (X17, no. 326, p. 411, a3)
[7] 如印順法師說:「由內心的發動而表現於身語,這種動身、發語的思,就名為身業語業。這樣的解說,是傾向於唯心論的說明。」釋印順,《成佛之道(增註本)》( Y 42p156)
[8] 「醫者意也」的概念,最早出現在《後漢書˙郭玉傳》,在不同時代有不同涵意及表現形式,成為傳統中醫最主要的特質,詳可見廖育群《醫者意也──認識中國傳統醫學》台北:東大,2003,頁39-48
[9] 如此,佛教的「唯心論」明顯與西方知識論或形上學所言的「觀念論」(idealism)有所區別。
[10] 見《增壹阿含經》(T02, no. 125, p. 551, a13-14)事實上,此偈語廣泛出現在佛典中,如《法句經》、《涅槃經》、《大智度論》、《成實論》等,多少能代表佛教思想之要義。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