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28日 星期四

「信言不美」

2018. 6. 25  Mon.
以非慈濟人方式說慈濟的好
在慈濟大學宗教所任教,一些慈濟人在所上就讀,時而討論到以慈濟人的身份研究慈濟是否適切?不只是慈濟人研究慈濟,佛教徒研究佛教,基督教徒研究基督教,亦有類似問題,是否有「老王賣瓜,自賣自誇」之限?
佛教徒不是不能研究佛教,而是如何研究的問題,如何不失之主觀,流於「情感用事」,才是必須審慎小心的。相對的,佛教徒研究佛教的可能優點,在於「入乎其中」,以一種深入的方式從事客觀研究,只不過這樣的「入乎其中」,宜避免「當局者迷」之失。
同理,以慈濟人方式說慈濟的好,自是可以理解,而且也是應該的;然而,宣傳品和學術作品不同之一,即在於客觀性要求。如此,以非慈濟人方式說慈濟的好、研究慈濟的好,應是可以努力的目標,老子之信言不美意猶在此。
或可以說,愈是客觀的研究,愈容易有說服力,否則好的信仰、好的團體被偏狹短視的人研究到了,好的信仰和團體似乎變得倒楣,對這信仰與團體的認識亦難以好得起來。
我們鼓勵宗教徒研究自己的宗教,包括慈濟人來研究慈濟,讓論述的話語權操之在己(而不在於他人),但論述的立場、觀念和方法等則需多方琢磨。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