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1日 星期五

一位樂觀的盲人朋友

2016. 6. 29  Wed.
樂觀的盲人朋友
學校已放暑假,今天中午和英美系陳國詩老師聚餐,內人亦同行,大家都聊得很開心。

陳老師1960年生,但外表看起來大概少了將近十歲;或許是「眼不見為淨」,眼睛看不到,反而常保眼根清淨,煩惱自是比別人少,所以顯得年輕些。

沒有視覺能力,我們一般會覺得很辛苦,甚至很可憐,但從陳老師的言談裡,卻感受不到一絲哀怨,反而相當樂觀。

因為他是六個月大就失去視力,對視覺沒有任何印象,幾可說是天生的盲人,因為不曾擁有過,所以也無所謂失去,不像後天眼盲的人,在喪失視力後,會歷經一陣受挫調適期。

陳老師不只樂觀,而且也相當健談。他說有人曾問他,眼睛看不到有沒有什麼不方便,原先他覺得沒什麼不便(因為他的世界一直如此),但是每當跟人吃飯,付錢時總是搶輸人,才真讓他覺得不便(這自是他的玩笑話)。很遺憾的,這次一起吃飯,我們當然要再讓感到不便一次。

有人問他,人生中有沒有什麼貴人?他說貴人太多,常不知道從何說起,因為講了A漏掉B也不行,只能說人生不同階段,他都幸運地遇到不同貴人。甚至他說Apple創辦人賈伯斯(Steve Jobs)也是他的貴人,因為他研發設計的iPhone,帶給他許多的便利,透過特殊軟體,使盲人們可以和世界連線。陳老師還當場示範他如何使用iPhone 6,透過聲音引導及觸碰反應,收取LineMessengerEmail等訊息,甚至還連線到各個廣播電台(如BBC),可知iPhone如何好用。

我們所到的素食餐館,陳老師先前沒來過,直說他的拉麵很Q、很好吃。像我這種「食而不知其味」的人,聽他這麼講,就回應說:少了視覺的人,其它感官能力當比別人好。說完,他未置可否,卻用一個比喻回應我,我覺得很有意思,他說:如同一支籃球隊原先有五個人上場比賽,因事故只剩四個人,那麼這四個人勢必合作無間,四個人當五個人用,把各自的功能發揮得更好,也因此較為敏銳(我在想,或許是因為專心,如我們專注聆聽有時也會閉眼)。

可知,未必是他的聽覺、味覺、嗅覺、觸覺都比一般人好,而是他必須善用其它感官,去抓取視覺上所遺漏的訊息。

少了視覺,耳根特別敏銳(或專注)之一例,如內人是阿根廷移民,雖然六歲才到海外,家裡也都用中文溝通,但仍是以西文為主。只不過我結婚多年,未發現她的中文發音有何異狀,但陳老師傾耳細聽,確實察覺出一些外國口音,這是我難以分辨的。

陳老師家裡有六個兄弟姐妹,他排行老五,也是家中唯一的身障人士。我對他表示,一般這種情況,父母親不是最寵,就是最不寵。最寵是因為身體的不便,需要多一點保護與照顧,而且這不便並不是小孩自身的錯,反倒是家長的疏忽,也因此加倍疼愛(以為彌補)。相對的,亦有可能最不得寵,甚至被嫌棄、遺棄或凌虐,因為身障處處不便,家中多一個負擔或累贅,也彷彿是家門不幸的咀咒。

陳老師說他很幸運,他父母親屬於前者,對他多一份疼惜,除了是親子之情,還有愧疚的補償。也因此,他父親怕死後不能關照到他,生前即把部份遺產過繼給他,他也因這筆財產在花蓮買了一層公寓,就是他現在住的地方。

陳老師還分享,他判斷一個人美不美,主要是透過聲音,他說長相固然重要,但聲音對他們而言才是關鍵。他還說,在他聽來,我的內人算是個大美女。

我難以想像沒有視覺的世界,雖然偶爾閉起眼來,試著感受盲人的生活,但若真發生在我身上,似乎是悲慘生命的開始,但陳老師絲毫沒有悲觀氣息。他們做各種事,包括讀書、寫文章等,都是「事倍功半」,如相對於有些人「一目十行」,他必須「十指一行(字)」,他表示他無法設想「一目十行」如何可能。

即便生活比一般人辛苦,即便行動到處受牽制,但開朗的心總能淡化各種困難,我從陳老師身上看到了這點。很高興我們多了一個盲人朋友,得以初探盲友的內心世界,更高興的是他的豁達開朗,帶給我們一些正面啟發!

相關文章 盲人教授

2 則留言:

  1. 陳老師是眼盲心不盲,可惜很多人是眼不盲心卻盲,乃至於一盲引眾盲,相皆入火坑!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