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7月20日 星期三

哲學始於對話

2016.7.20  Wed.
哲學始於對話
對話是哲學的第一步,據說當初蘇格拉底展開哲學思考,即是在街頭巷尾四處找人對話,探討何謂善、德性、智慧、誠實、勇氣、正直、美等,對於一般人習以為常的各種觀念,進行自由而深度的思考。

此外,很多人都知道陶喆這位歌手,但可能很少人知道陶喆的「喆」就是哲學的「哲」,可以說「哲學」即是「喆學」。而中國字很有意思,從字型結構便可推測詞彙意義(「組字會意」),「喆」字是兩個讀書人(士)兩張嘴(口)的對話,所以哲(喆)學是對話的學問,這從中國漢字似也看出端倪。

所以哲學並不遙遠,如古人說:「道不遠人,人自遠之」,「道」向一切人開放,在我們進行思考,或者與人討論問題,都可說是一哲學的活動,所以哲學未必僅限定於特定專業人士,任何樂於思考、勤於思考的人都是哲學的擁有者。

哲學始於對話,而對話應該是平行對等的。如1509年義大利畫家拉斐爾所繪柏拉圖和亞里斯多德討論哲學的場景,兩人是平身站立,既不是一高一低,也不是一坐一跪。

即便柏拉圖是亞里斯多德的老師,即便柏拉圖對亞里斯多德的哲學有諸多啟發,但面對真理,大家都是平等的。甚至為了真理必須犧牲一切,哪怕是自己的老師;亞里斯多德名言:「吾愛吾師,吾猶愛真理」,即是一例。而亞里斯多德的哲學,確實和他的老師柏拉圖很不一樣。

平等對話是重要的,如果思想的互動不平等,那就不叫「對話」,而是「開示」或「說 (傳)教」,無關乎哲學進程;相對的,哲學是勇於挑戰一切權威,挑戰一切既有的認知與見地。

當然,對話不見得需要對象,自己和自己對話,也是一種對話形式。如蘇格拉底說:「認識你自己」(Know thyself),這樣的獨白或自我對話,亦可叫沈思、自省、內觀等,都是讓自己思想更清楚,加深對自己的認識

柏拉圖、亞里斯多德平身站立討論哲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