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19日 星期三

念苦與念恩

2017.4.16  Sun.
念苦與念恩
佛教以「苦」為核心關注,痛是確切的身心感受,而不是形而上的認知或抽象概念;而既然要「滅苦」就回到身心的觀照上,如此有「四念處」之身、受、心、法四個覺察重點。這「四念處」某個向度亦可謂色、受、想、行、識之「五蘊」觀照法,呼應《心經》:「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

佛教「四念處」被認為是使眾生清淨,克服一切憂悲苦惱,走上正覺的唯一道路──「一乘道」(ekayana)。

相對於聲聞行者觀自身苦,發出離心求證解脫,菩薩則觀眾生苦,發菩提心廣度有情。

如此,雖同樣是以「苦」為關注,但所緣的對象明顯不同,菩薩的修行不再只是集中在自己身心的觀照,任何有助於增長善法、涵養道格的菩提資糧,都是菩薩修學的可能選項,其中包括各種「方便」施設。

如此,就「五力」中之「念」的修持,不只是「四念處」,包括「念佛、念法、念僧、念施、念戒、念天」之「六念」法門,乃至於「念恩」、「念死」、「念無常」等。可知,「念」在佛法當中,雖強調身心,卻未必僅限於身心。

「念」在佛教修行中是重要的,一般人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意味著我們的掛念如影隨形緊緊跟隨,乃至在夢中出現;而一個人想成為什麼樣的人,他念茲在茲、念念不忘於斯,他就容易成為那樣的人,我們是我們所憶念、憶想的。

其中「念苦」與「念恩」是菩薩修行的兩大心法,「念苦」不只是自身之苦,更是無量無邊眾生之苦,時時想到他們的苦痛,使人再也快樂不起來,可謂「『菩薩』有終身之憂」;也因為對苦的悲天憫人、不安不忍,而後有沛然莫之能禦的大悲誓願,開展出菩薩的悲智願行。

「念苦」使得菩薩勇猛無畏,精進不懈,然如果沒有「念恩」來平衡,這樣的菩薩心行似乎太過艱辛、太過勞累了。也因此菩薩若時時心懷感恩,常感知足、有福,願盡一切可能去回饋及成就他人,讓恩澤延續成一善的循環,則菩薩行才可以走得長久。也因此菩薩修學菩提心,以知恩、念恩以及求報恩為所依。

「念苦」與「念恩」是菩薩修行要訣,例如證嚴法師總是把眾生苦痛放在心上,「未始須臾息,亦未嘗須臾忘」,同時也經常向人道感恩、謝恩情,以此建構慈濟為一感恩世界,可說體現了「念苦」與「念恩」的修行範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