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4月7日 星期五

利他善行是否為聲聞所必須?

2017.4.4 Tues
利他善行是否為聲聞所必須?
去年我以「諸惡莫作,諸善奉行,自淨其意,是諸佛教」一偈,對比佛教三種修行路數的同異,引來一些不同意見,直指我的理解頗有問題。

首先,我必須說明這樣理解只是初步的說,未力求精確嚴謹,主要是為理解的方便,細部追究自有諸多待解問題(何謂善惡?佛教善惡觀為何?等)。

其次,當我文中表示:人天乘具備「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兩個條件,卻未必「自淨其意」;聲聞乘則是「諸惡莫作」、「自淨其意」,卻未必「眾善奉行」;唯獨菩薩乘具足「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三要件,真正圓滿佛道的修行。──雖然我使用「未必」二字,但在表格中卻是以X作表示,容易讓人解讀為「沒有」,宜另作其它符號(如Δ),以避免誤解。

事實上,我仍肯定聲聞乘「眾善奉行」之可能,只不過未必全心全意著眼於此。如我問Richard Gombrich教授:聲緣乘的行者是否必須從事慈善工作呢?他回答我典籍記載不一,有些認為要、有些認為不要;然而,可以相當肯定的斷言,在菩薩乘中,慈善是必須的,利他助人的慈悲善行乃菩薩的必備要件。

一如大學中必修和選修的觀念一樣,三個不同系所的學生,人天乘必修「諸惡莫作」、「眾善奉行」兩種學分;聲聞乘必修「諸惡莫作」、「自淨其意」兩種學分,而菩薩乘則是「諸惡莫作,眾善奉行,自淨其意」三種學分。(當然,以上「譬喻」仍是某種方便(不了義說),只為幫助理解。)

而即便修了這些必修課,不代表每個人都足以拿高分,反而成績各不相同。相對的,有些選修生、旁聽生雖不以此為專攻,卻可能學的比專業系所學生更認真、更好;即不能排除有些聲聞乘選修「眾善奉行」,卻拿到比人天乘、菩薩乘更高的分數。當然也不排除相互「轉系」的可能(如「迴小向大」)。

理想上、原則上如此,不代表實際上、現實上一定如此,「說大(小)乘教,修小(大)乘行」所在多有,也因此乘別的嚴格劃分未必存在,Nathan KatzBuddhist Images of Human Perfection一書表達出類似意涵,也如印順法師說:「佛法的如實相,無所謂大小,大乘與小乘,只能從行願中去分別。」

因為行願不同,所以佛菩薩和聲聞羅漢是有差別的,這是佛法的共理共義。不管北傳《阿含經》和南傳《尼柯耶》,都一致認為唯依菩薩行才能成佛,佛陀是(大)阿羅漢,但反之不然(成阿羅漢不代表成佛),其中慈悲的利他善行成了關鍵,這是我之所以以「眾善奉行」為菩薩所必修,而未必是聲聞的原始用意,在此略作補充。 

相關文章   三種修行路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