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31日 星期六

空無之樂

2016.12.24  Sat.
空無之樂
一般人不斷追求擁有,因擁有而得到滿足,享受得到的快樂,但擁有快樂的同時,往往也伴隨著煩惱,有的本身也是一種煩惱。

緣起──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是佛教的根本思想,意旨一切有無、生滅都是因此故彼的條件關係,也因為是因緣排列組合的存在(或不存在),這存在的本身沒有自性。

以此延伸理解,人生的煩惱亦復如是,一旦擁有某物,煩惱也伴隨而來,一旦某物沒有了,煩惱也不復存。

擁有也是一種煩惱,這是多數人難以理解的,而這正是佛法智慧之所在,佛法即要人以空無為樂,此空無為樂是以法為樂、以解脫為樂。如《維摩詰經》說:「汝等已發道意,有法樂可以自娛,不應復樂五欲樂也」,即人一旦以法樂自娛,便不復以欲樂為樂;反之,若從中感受不到,只好追逐欲樂、追求擁有之樂。

我們常說「無事一身輕」,或者說「如釋重負」,佛法的「解脫」意近於此(但不限於此)。我們都習慣性的抓得太緊,但把財、情、權、名等抓住的同時,也是把自己給綁住、困住,因此禪宗說「狂心頓歇,歇即菩提」,即表達出「放下即解脫」的意境。

佛法的空觀智慧,便是要人學習過空無的生活,以「無所得」來表達般若的空性智慧,如《大般若經》說:「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大悲為上首,無所得為方便」;此「無所得」的空無生活,足以讓人遠離一切煩惱,如《般若心經》說:「以無所得故,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

如果佛法是一帖清涼的藥劑,帶領人離苦得樂,則「空無」可說是其中的核心,發揮出最強的療效。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