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消煩惱
生而為人,煩惱自不可少,只是不同人有不同煩惱;而既然煩惱不可避免,每個人都要建立觀念、找到方法來對治。
大抵面對煩惱有兩個步驟,第一是面對,第二是處理;這猶如佛教「四聖諦」之苦與滅苦的兩重結構。
面對、自覺是第一步,了知苦的事實而後才可談滅苦。所謂「不怕念起,只怕覺遲」,不用怕煩惱,只怕身陷煩惱中而不自知。
一旦知道自己正處某種負面情緒中,接下來即是要去處理它、超克它,這可分兩個部份,分別是身體及心理的觀照。
在身體觀照上可有兩個重點:首先是調整姿勢,即相對於失志時垂頭喪氣,儘量讓自己抬頭挺胸,腰桿挺直;其次是在正身不動的姿勢下回到呼吸,覺知呼吸的自然進出,透過呼吸來平撫心境。
在心理上亦有兩個重點:第一是發願,第二是知足。當心志開闊時,眼前所在意的就微不足道,而當少欲知足時,人世間的來去得失亦能淡然處之。
發願與知足──其一代表著大乘菩薩胸懷,一是解脫道聲聞心境;透過放大志向和縮小欲望,來迎向眼前遇到的關卡,在一放一縮、一大一小之間,愁悶亦隨之煙消雲散。
當然,這不是煩惱來時才作如是想、如是觀照,而是日常生活中都要自我覺察,並時時練習、實踐──「毋恃敵之不來,恃吾有以待之」,如果身、心都養成良好習慣,煩惱自然免疫,即便來時亦可迎刃而解。
Excellent view-point!
回覆刪除thanks!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