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4日 星期五

淡薄與粗鄙

在國外這陣子幾乎都是自己煮飯;一來我住的地方離餐廳遠,二來外食的費用比台灣高出很多。所幸我對飲食的要求很低,而這一部份要歸功於我的母親。

我的母親是養女,小時候就給了人,身為大姐的她燒飯、洗衣、照顧弟妹等她都得做,而即便結婚後還是做同樣的事,只不過對象變成自己的小孩。而她燒飯做菜二十多年,早又煩、又累,因此時常簡簡單單地把一家人的伙食搞定;雖然營養會顧及,但味道就不講究,而我們三個小孩就在這樣的飲食環境下長大,也因此我們對「美食」的標準是很低的(我媽表示我還是三個小孩中最挑剔的),常常吃起來都差不多而難以判斷好壞,我們結婚後各自的另一半都覺得我們「好養」。相對的,朋友之中有爸媽是開料理店的,從小伴隨美食長大,因此他們的味覺特別敏感。

味覺不敏銳,不會享受美食,說好聽點是「淡薄」(或「淡泊」),說難聽是「粗鄙」,但這兩者之間我傾向接受前者之說。例如我現在在國外生活,幾乎都是隨遇而食、而安,有什麼煮什麼,煮什麼就吃什麼,除了營養的考量外,不會去計較吃得味道如何。相對的,倘若把氣力注重在美食的追逐,到處探訪山珍海味,而沒有思想和性靈的提昇,言語無味,對我而言才會是真正的粗鄙。

這種不重美食的生活習慣,除了兒時經驗外,還和自己多年來心境的轉換有關。佛教的齋堂又叫「五觀堂」,要修行者吃飯時要作五種觀想,其中一項是「正事良藥,為療形枯」,意即吃飯如同吃藥,不是因為美味而吃,而是因為身體的需要(形枯)、為讓身體得到療癒而吃;而且吃完飯後,氣力飽足,更要精進的修行(「為成道業,應受此食」),不作米蟲、不枉負於眾生的信施。

這樣對飲食淡薄的自我期許,在各個修道傳統都存在著,如孔子說:「君子謀道不謀食」、「士志於道而恥惡衣惡食者,未足與議也。」以及「飯疏食飲水,曲肱而枕之,樂亦在其中矣!」老子說:「服文綵,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謂盜夸。」相反的,老子要人:「味無味」、「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等。其它如伊斯蘭等宗教也有所謂「齋戒」的傳統。

我多年來吟咏誦讀古代聖教典籍,漸漸學習知足常樂;而這樣的知足表現在飲食上最是明顯,也最為成功,使得自己在國外的這段期間,在粗茶淡飯的生活裡,一樣吃得、過得津津有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