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4日 星期五

這是一個「不增不減」的人生

人的一生起起落落、有得有失,總在勝負、成敗、福禍、吉凶中交錯穿梭著;往往得時歡欣、失時痛苦,如《老子》說:「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即因外在得失而使內心在寵辱之間驚悸、驚動著,不得安寧。

佛教和道家的共同智慧,就是要我們洞悉世間的生滅來去,而以超然、豁達的心境面對這一切的變化。畢竟世間現象是相對的,如《列子》說:「物損於彼者,盈於此;成於此者,虧於彼;損盈成虧,隨世隨死,往來相接,間不可省。」意即,有一失就有一得(「損於彼、盈於此」),有一得也會有一失(「成於此、虧於彼」,人世間的一切即在此成彼虧、此盈彼損間,不斷地往來循環運行著;所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即說明此「福禍相依」的道理。


在道家思想中,強調的即是這樣的智慧。如《莊子》中曾以「朝三暮四」及「朝四暮三」說明猴子的怒、喜的不同反應;即猴子聽到主人早上餵食三顆橡實、下午四顆,結果眾猴皆怒,但當主人改口說早上四顆、下午三顆時,眾猴轉怒為悅,但實際上猴子吃到的不多也不少(「名實未虧」),但卻有著激烈的情緒反應(「喜怒為用」)。一般人亦復如此,心不時在相對的得失中起伏著,為得而樂、為失而悲,所以《莊子》說:「唯達者知通為一」,說明通達道的人不會把得失看作是截然對立的。


同樣的,就佛教而言,一般人一生的福報和業緣大致是固定的,此處多花用、彼處就少量;彼處多花用、此處就少量。而我們所要做的,就是不斷地修福、修慧,累積福德智慧資糧,而這樣的福慧和功德將生生世世伴隨我們業緣流轉,一如佛經所說的「功不唐捐」。事實上,不只「功不唐捐」,罪過亦不唐捐,如佛典說:「假使百千劫,所作業不亡,因緣會遇時,果報還自受。」意即善惡業的因果報應,絲毫不爽,只是早報、晚報的不同。而佛教的核心信仰之一即在建立如是因、如是果的業報正見。


人一生的福德因緣都是一定的,如果揮霍快速而入不敷出,則不免沒落消殞。如遠近中外不少大明星都英年早逝,像為人熟知的貓王、Michael Jackson、李小龍、張國榮、梅艷芳、鄧麗君等;雖然不能說是大多數,但確實有相當高的比例。他們枱面上光鮮亮麗,多姿多彩,但背後有著不為人知的苦楚,甚至很多都有心理疾病或情緒障礙(如Michael Jackson、張國榮等)。他們傾生命之能量熱力四射,但也把積累的福報瞬間燃燒,如流星倏地劃過夜空,雖有著剎那即永恆的美麗,但墜落、消散之際常令人不勝唏噓!因此,回到現實人生,還是覺得平安是福,簡單、細水長流的生活才最為可貴!


《般若心經》云:「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以「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表述「空」的思想,其中的哲理意境深邃玄遠。若以最簡易的語言來說,一切生滅、垢淨、增減等的二元對立其實都是妄想執著,凡夫即在此二元思維中偏執流轉;而唯有超越一切對立,才能擺渡到解脫的彼岸。換言之,一般人無法洞察世間的增減得失,而在偏執中煩惱受苦;然事實上,此增彼減、此減彼增等之變化過程,原是「不增不減」。好比質能互換定律的同時,一定也是質能守恆;同樣的,佛教「空」的一個意思,就是「如」,空性與真如皆為佛教真理的代名詞。而此「如」字,用最白話的解釋,可說是「就這樣」,一如道家所說的「自然」,一切自其所然而然之。


倘知此佛教和道家智慧之極致,明瞭這是個「不增不減」的人生──該是我的一分不會少,不該是我的一分也不會多,此時得固欣然、失亦可喜,得失心淡化,而代之以平常心。如此,在面對世間來去變動,將不再耿耿於懷,唯在修福、增慧和淨業的菩提資糧上算及錙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