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4日 星期五

文化與人文

慈濟大學宗研所創辦至今已有十年,先前名為「宗教與文化」研究所,但有鑑於慈濟基金會所有「文化」志業皆已改名為「人文」志業,所上的同仁們也思索著更名的可能。

剛開始,本所的教師多傾向保留「文化」一詞,因為宗教學科的學術工作乃是對宗教的文化思想和現象進行研究和分析,以中立、客觀的方式,獨立而超然的開展論述及發表研究成果。

然而,經多方討論後,我們的立場漸漸出現轉圜,也體察出證嚴上人之所以改「文化」為「人文」的巧思和用心,因此正式更名為「宗教與人文」研究所。

「文化」和「人文」的不同,誠如安梧所長說的:社會上有所謂的「飲食文化」、「檳榔文化」等,但卻不會有「飲食人文」、「檳榔人文」等;可見「人文」一詞具有更高的理想性和價值關懷。

此外,在《易經》中賁卦的彖辭言:「剛柔交錯,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觀乎天文以察時變,觀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其中指出「人文」乃「文明以止」,並從觀乎「人文」來「化成天下」。如此「人文」一詞透顯出濃厚的淑世理想和使命感,「人文」涉及到「文明」的實現,關心著人的品質之成熟和提昇。

同樣的,當證嚴上人把「人文」解釋為「人品典範,文史流芳」,在《靜思語》中也告訴我們:莫受文化潮流牽引而沈淪,而是要穩固人文,促進人人歡喜、社會安定──此皆顯示宗教家引領人心淨化、社會祥和的濟世情懷。

如此,當本所改名為「宗教與人文」,本所教學、研究的走向不再僅是抽離的觀察者,同時也是行動的參與者;不再只是「實然」現象的描述、分析,還多了「應然」價值的指引、導向!

學術崇尚獨立精神、自由思想,不代表學者就沒有他的社會關懷、社會責任;相反的,作為宗教學科的學者,雖未必要有特定的宗教信仰,但一定要有強烈的「宗教性」(religiosity)和「宗教感」(sense of religiosity),如此知和行、學問和人格間才不致於落差、脫節。

此外,宗教關心「神聖」的問題,然而神聖性的追求、實現並不能脫離人世間的一切,所謂「人成即佛成」意在於此;而「宗教與人文」的對顯也傳達出「聖與俗」的兩面。而且,「信仰、實踐、療癒」一直是本所的核心,從認識、了解信仰,進而實踐信仰,最後依信仰實踐而達到療癒和解脫,標示出「即俗而聖」、「即人成佛」的生命過程。

總之,改名為「宗教與人文」應更符合本所的辦學理念、宗旨,我們也誠摯歡迎任何志同道合的朋友加入我們的行列,一同成為人生意義價值的探尋者與實踐者!(佛教慈濟大學 宗教與人文研究所 副教授 林建德)
原刊於《慈濟月刊》554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