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4日 星期五

信仰之意義

佛典中視「四念處」之修行為通往解脫「唯一的道路」;或者說,邁向解脫的過程中,必包含念處之修行,而為修證解脫所共通必經之路。然而,對於念處修行未必相應的眾生而言,佛教也施設各種不同的法門,來增強他們的信仰和信心,以接引他們走向佛道,佛法稱此為「方便」。

「方便」乃是相對「真實」或「究竟」而言,中國佛教則慣以「權」、「實」稱之。但是,方便、究竟之區分未必是如此絕對的,因為教法常是面對不同根機的眾生而施設、開演的,倘若有人在方便教法中,深受利益,生命得到安頓和光明,如此的教法對他而言即是究竟的。相對的,佛典所認定的究竟教法,對某些人產生不了作用,雖契理但卻契不了機,如此的究竟教法仍是枉然,倒不如從方便法中領受實質的好處。

因此,從「實用」(pragmatic)的觀點,來考慮信仰的需求和價值也是相當重要的。十七世紀法國哲學家柏斯卡(Blaise Pascal, 1623-1662)的上帝論證,即是從實用觀點來著眼,鼓吹「寧信其有,不信其無」,以下賭注的方式來述說對上帝的信仰,而認定是一穩賺不賠的選擇。柏斯卡在《思想錄》論證說:假如上帝存在,而如果選擇的是相信,就會得到一切;而即便上帝不存在,你都不會有什麼損失。但如果不相信上帝,而上帝真的存在,就會失去一切,將於死後下地獄。所以權衡利弊,我們最好相信上帝的存在,而不必遲疑上帝的存在。

雖然柏斯卡論證有諸多待商榷的空間,但如此的賭注論證,不能否認的,也有其道理存在。而事實上,在現實生活中,我們也運用相似的思維在面對各種情境或考驗。例如說,我們常告訴人要抱持樂觀的態度,多作正面或正向思考(positive thinking),如此鼓勵樂觀、積極思考,即是要人往最好、最佳的情景去設想。如一個已是癌末的病人,醫生宣告他只剩三個月可活,醫生所說的可能是依經驗法則所判定的結果;然而,如果病人不就此屈服,抱著永不放棄的心境,一息尚存就奮戰不懈,如此的信心不也是一種信仰的體現?

所以抱持「樂觀」的生活態度,作用亦在於此,此樂觀的態度即可說是一種信仰、信心的力量。況且,世事難料、人生無常,生命中任何的一個選擇或決定,多少也可視為是一種賭注,倘若我們樂觀以對,看待及接受所有的因緣都是好因緣,則內心的安心、安定之感也會升起。同樣地,佛教方便教法的施設及應用,可說也是以正向、樂觀的方式,來看待自己的人生及生命;如去設想自己有一顆美好的心,此心具備著覺悟的能力,如此將使信心增強,提供面對生命苦難的勇氣。  

此以想像的方式在心中作設想,乃至建立信仰,在佛教中稱為「假想觀」。相對於假想觀,佛教有所謂的「真實觀」,即是著重經驗事實而成的信仰,重視如實現象的認識;而假想觀則是透過想像來強化信念,以增進力量。例如,自心作佛、心性本淨可說是一種假想觀,而這種假想觀,乃是適應不同根器的人而發展起來,多少也可視為是「信行人」在佛教修行上的傾向,也可說是某種權巧方便的運用,其中重點在於信仰者實踐多少,並如何讓生命因之而淨化和昇華。

總之,因應不同眾生的需求,佛法開展出不同的信仰模式,這之間但問受益與否,而無所謂高下之分;只要不是迷信,能帶來正向光明的力量,使人實際受益,即便是假想所建立的信仰,皆是可以接受並鼓勵的。如此,信仰是一種生活方式的選擇,沒有什麼好壞、對錯之別。如果一個人,在信仰後比信仰前過得更寧靜、自信與自在,使人感受到溫暖與安祥,生命洋溢著喜樂,則這樣的信仰本身即具意義!(佛教慈濟大學 宗教與人文研究所 助理教授 林建德)

(本文刊於靈山現代佛教月刊「四念處專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