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4日 星期五

做一個好人

年輕男女臨到適婚年齡,內心都會投射理想伴侶為何,且也希望自己有好因緣,覓得如意 郎 君或窈窕淑女。然而,若自己都不會成為別人心目中的理想伴侶,又怎能期待自己能找到理想伴侣?

佛家謂一切乃因緣和合,一切都是因此故彼的因緣相關。如果自己不是好先生,就難以找得到好太太;不是好老師,難以遇到好學生;不是好爸媽,便不會有好兒女──反之以然,不好的太太,先生往往不會善待珍惜。一般所說的物以類聚、同類相應,意即在此。

一般說感情之事「剪不斷、理還亂」,其因在感情問題往往不只是單方面的,而卻是存在於雙方;其中的差異,只在誰對的多或少。因此與其「訴之以理」計較對方的是非、對錯,倒不如多「動之以情」來包容彼此的差異。而倘若凡事苛責於人而不知自我檢討,只會使關係更加惡化。相對的,只要俯仰無愧,即便不能改變對方,那就照顧好自己的心,而不需耿耿於懷或忿忿不平,以他人的過失來嚴懲自己;上人的《靜思語》即傳達如此這般的智慧。

因此,當吾人希求一段良好的人際關係、一位貼心的工作伙伴、幸福的婚姻、溫暖的家庭等,首先必得反求諸己,讓自己先成為別人眼中的好同伴、好家人、好長輩、好小孩──即讓自己成為一位好人;「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孔子也是這樣說的。

也許有人會懷疑:如果只是我變好,對方真的會變好嗎?亦或只是人善被人欺、馬善被人騎?倫理學中常追問「為何我需要道德?」──尤其在好人遇不到善報而壞人得不到惡報時,我們會遲疑是否真要成為一位好人?

佛教「八正道」之首乃是「正見」,此正見即是正確認識佛教的因果業報說,深信人生的一切有因有果,且如是因得如是果。以佛教的因緣果報來說,好人終將與好人相應,好人終究有好報,只不過報的形式、報的時間、報的地點等的差異而已。所謂「功不唐捐」,也是佛經中一個常出現的詞彙,其中傳達的也是因果的概念;而中國古代聖者也有「積善之家必有餘慶」、「天網恢恢,疏而不失」、「天道無親,常與善人」等觀點。

「善」和「愛」的共振與循環是慈濟常強調的,當中即傳達佛教的業報思想;而因緣業力不可思議,乃是宇宙間的自然法則,法爾如是!因此,做一個好人,讓自己成為良善的人,我們終將在想像不到的時間與空間,遇到好人、好因緣! ( 佛教慈濟大學 宗教與人文研究所 助理教授 林建德)

原刊於《慈濟月刊》536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