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4日 星期五

靈性與道德

「靈性」(spirituality)的提昇是所有宗教修行者的共同關注;或者說,宗教的共同處在於對「靈性」的關懷。然而,何謂「靈性」呢?其所指不是身體的強壯與心理的健康,卻關乎一個人更深層次、抽象的精神品質;此精神品質若以白話而言即是「靈魂」(soul),而以佛教來說,則可謂一個人「業」(karma)的淨化程度,所謂「三業清淨」、「貪瞋痴淡薄」等即是高度靈性的顯現。

在佛教中,既然「靈性」與「業」相關,因此「靈性」與「道德」(morality)、「美德」(virtue)等概念也緊密聯繫。但必須注意的,兩者間仍有一定之區別,意即有「靈性」的人不一定有「道德」;相對的,有「道德」的人也未必一定有「靈性」。或者,換個方式說,佛教的「聖者」,其雖是「聖者」,但他未必是世間評斷下所謂的「好人」;反之亦然。而此牽涉到佛教相關的倫理學暨哲學問題,以下即略作闡釋。


佛教的修行分「解脫道」與「菩薩道」,在解脫道上的聲聞行者勤修戒、定、慧三學,內心無欲無求,終至成為「入流」的佛教聖者,常住於清淨、光明和空靈中。但他們雖然「諸惡莫作」,卻未必「眾善奉行」;「眾善奉行」其中一個條件,亦在於「慈悲」的滋養,而這是菩薩所首重的(「大悲為上首」),但卻未必是羅漢。


易言之,菩薩不安、不忍及不捨眾生的苦難,因悲心而有種種道德行為,以濟世拔苦、利樂有情;相對的,阿羅漢安住於寂靜禪悅中,未必為他人苦難所動,所以他對於世間的善事善行興趣缺缺,若有也僅是隨緣度眾利他,主要仍以個人的解脫為目標。如此,大乘菩薩行者「不修深定」,即在對眾生苦痛保持較高的感知力和敏銳度,而不致「老僧入定」而無感於世間的一切。


聲聞行者以出世出離的解脫修行為主,而不以他人的苦痛作考量;但倫理學是一門關乎「他者」(the other)的學問,一個人的道德與否必須在「關係」中顯現,此包含人與人、人與物(動物和植物等)之間。如在人與人之間,依儒家倫理觀即有君臣、父子、夫婦、兄弟、朋友之五倫。相對的,聲聞行者著重出世修行,不復做俗世人情之間的考量照應,割愛辭親,棄絕人世間一切倫常關係,而力求捨離、超越。然而,這在傳統的儒者眼裡,失去做人應盡的義務本份,忘廢人倫之理,古來儒佛之爭即曾以此大力質疑、闢斥佛教。 


聲聞佛教和儒家兩者間倫常觀的衝突,有待我們深入探索、比較,這裡僅是想指出一個要點,意即「靈性」與「道德」密切相關,但卻有所不同。一個佛教的阿羅漢雖是「靈性」高潔的聖人,但卻未必是重視「道德」善行的好人,此乍看之下似有違常理,但這卻是聲聞佛教的特色之一,佛教的出世解脫即是要超越一切善惡,擺脫世間對錯、是非、好壞等的二元對立,不落於世俗邊見而起分別執著。


事實上,不只佛教會認為「靈性」與「道德」兩者是不同的,其它宗教或也如此。例如「真善美聖」四個字是輔仁大學的校訓,而由於是天主教創辦的學校,因此在「真善美」外,另有「神聖」的追求;其中「善」與「聖」的分立,亦可見「道德」與「靈性」兩者有別。而此四個字就佛教而言,「真善美」屬世間共法(人天乘),任何仁人志士皆心嚮往之,而「聖」是出世間法,唯關心涅槃解脫的行者追求之。而如何統合「善」與「聖」的修行,此可謂大乘菩薩道的關切所在。


大乘菩薩道的修學重視「勝義諦」與「世俗諦」的二諦圓融,在出世間空性智慧的照朗下,輾轉辯證於世間各種二元關係,使能既出世又入世,即真即俗;如此,大乘佛法不只重視靈性價值,而且深富道德理想,不僅要成為聖者,同時也要是一個好人。如「人間佛教」所說的,人間菩薩乃是「即人成佛」,以人成而佛成,意味著在道德理想的實踐中達成靈性的完滿!(本文刊於靈山現代佛教月刊「四念處專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