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4日 星期五

理性與感性

我的專業背景是哲學,十多年哲學的養成教育,嚴密而精細的思辨論證是我所長,而我也樂在其中。

然而隨著年紀的增長與眼界的開闊,逐漸發現理性的限制;理性並不能解決所有問題,特別是面對人世間苦難的問題,此時能發揮強大力量的,往往是感性的 愛、溫暖和關懷。

因為感動,引發沛然莫之能禦的內在動力,再由感動化為行動,濟拔眾生於苦痛深淵;佛教所說的悲願大行,意在於此。如《大智度論》說:「何來名菩提薩 埵?答曰:有大誓願,心不可動,精進不退;以是三事,名為菩提薩埵。」所謂的「菩薩」,即是悲願無比深徹,信心堅定,為濟世度眾而勇猛精進的佛教行者。

達賴喇嘛面對信眾開示菩提心的功德時,憶起龍樹等諸大菩薩度眾的悲願,常頓然心生感動,當眾掩面低泣淚流,久久不能平復,時時惕厲自己對佛教與眾生 的責任。證嚴上人創辦慈濟世界,不忍與感動是背後最大的驅策力之一;縱然其間橫逆阻難不斷,然而上人憑恃對眾生苦難的不捨,始終堅持信念理想繼續向前行。 慈濟能有今天不是沒有原因的;而能成為當中的一分子,這也是我的榮幸!

因此,這幾年在慈濟所見所聞,都時常提醒自己:在理性之餘,要多些溫情和感性;除非是哲學論辯或學術場合中,否則儘量將理性鋒利的刀收藏起來,切莫 帶在身上不時揮舞,使別人與自己都受傷。

如此,理性雖使我成為哲學人,但感性也漸讓我走向宗教人。理性雖使我擅於分析、批判,讓我在性格上偏於獨立、冷靜與剛強;然而感性總令我謙卑、柔軟 與順從,心中常存著感恩及感動,學習過一種有信仰的生活。

儘管在理性與感性交織的內心裏,偶爾也衝突著;如面對一件事,究竟該理性地想,還是要多一些愛與溫暖?現在的我仍無法適切拿捏,但相信終有一天我能 取得之間的平衡。

英國哲學家羅素說:「美好的人生是由愛所激發,並由知識來引導。」感性與理性,正如佛教菩薩道所重視的慈悲與智慧,悲智雙運才是菩薩行者的典範,而 一個美好的人生也由此開展!(佛教慈濟大學 宗教與人文研究所 助理教授 林建德)
原刊於《慈濟月刊》516期
http://www.newdaai.tv/culture/?mod=tc_monthly&act=detail&id=131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