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5月24日 星期五

佛法身心立場之初步反思

在心靈哲學派別中,有所謂的身心二元論(mind-body dualism),而且一直是哲學史中的重要主張,其或以靈肉、形神等之詞彙來出現。而身、心二分在一般人認知中也視為是理所當然的,在佛教裡也接受此區分,如佛典中說「身苦患,心不苦患」一語,即是以身、心對舉來作表達。包括在佛典中,也常以名(nāma)和色(rūpa)之詞語,代表一個有情的整體,而接近於身心之二分。

然而,佛教以身心二分來表達觀點,是否意味著佛教是身心二元論的主張者?特別是,佛教是否主張在身體之外有一超越的心靈(乃至靈魂)存在?如果不是,其對身心問題的看法又是如何?


  事實上,除身、心二分外,佛教也以色、受、想、行、識之「五蘊」表達有情的狀態;若初步的說,其中「色」屬身,而「受、想、行、識」屬心。此外,佛教常說的眼、耳、鼻、舌、身、意之「六根」或「六入」,也可以說另一種形式的身心分法,其中「眼、耳、鼻、舌、身」屬身,而「意」屬心。而在《阿含經》中,亦以識、名色如束蘆之相依相待說明身心之整體。


  可知,身心的二分並不是絕對的,而主要是概念指稱的權巧施設,乃是暫時性的言說方便;其間的義理即牽涉到「假名」、「俗諦」等理論。而且,如果以西方靈、肉二分來理解佛教的身心觀,認定肉體外有獨存的靈魂存在,走向實體主義的說法,此觀點更是初期佛教所不能接受的。此外,若認為除身體和大腦之外,無所謂的心靈存在,而近於現代心理學中的行為主義的觀點,這又不是初期佛教所肯定的。換言之,佛法乃在「即蘊計我」與「離蘊計我」中,表達出「不即不離」的中道觀點。


  此「不即不離」的關係,若用一幅畫所構成的顏料與它呈顯的美作比喻,或可比擬。意即,若說一幅美麗的畫,它不過是一堆顏料的排列組合而成,把「美」化約成物質性的素料而已,此近於唯物論(physicalism)的立場,乃是一般人常識上難以接受的。相反的,如果離開色料素材的構圖,而有所謂的一幅畫的「美」存在,這也是難以成立的。如此,「藉畫表美」,大致表達出佛教對於身和心的觀點,佛教即是要我們透過身心的修行,而達超凡入聖之境,從身體的道德行為以及私欲的超克,淨化與提昇心性、性靈,即所謂的「藉假修真」。


  初期佛教認為,「無明」乃是對五蘊的不如實知;相對的,如實知五蘊即是佛法主張的修行,也因此身受心法的「四念住」修行,重點即在於觀照五蘊。一旦洞見五蘊身心的實相,則是解脫的聖者。而解脫的聖者之所以得自在解脫,乃在於他的心靈和精神是自由的,不受制於身體而決定他的苦樂。因此,聖者雖然有身體的病痛和走向死亡的一天,但卻是「痛而不苦」,而能「以心制身」。相對的,凡夫卻常是「以身制心」,由身體的享受的多少,來決定心理的苦樂。而往往凡夫此一習氣愈重,則靈性愈少,偏向於「動物性」,如此苦樂與幸福感取決於生理欲望的滿足程度,甚而不惜違反人倫道德,作出傷天害理之事。


  總之,佛教身心二分的觀點,不代表佛教即是身心二元論,而主要是概念上的方便認知所作的區分;重點在於如何透過身心的修鍊,使心的自由度提高,不受生理、身體的欲望來制約,反而能藉這個臭皮囊從事高尚的道德行為,最後達到滅苦的境界,獲得生命圓滿的解脫。(佛教慈濟大學 宗教與人文研究所 助理教授 林建德)


(本文刊於靈山現代佛教月刊「四念處專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