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日 星期一

置之死地而後生

2016. 4.27  Wed.
置之死地而後生
人要是生起病來,特別是因大病瀕臨死亡邊緣,對人生往往會有新的體悟,覺今是而昨非。但是我們大多認為,任何的決定應該是在精神狀況良好時才算數,重病時意志消沈,乃至神志不清,不應以此時的決定為決定。

殷海光晚年由門生編輯《春蠶吐絲》一書,記錄他的最後話語。早年殷先生延續五四運動的精神,乃西化派運動代表人物之一,一方面對中國文化傳統之弊展開無情批判,另一方面也積極引進分析哲學的觀念和方法。

然而,在他身衰體弱的晚年,思想卻有重大轉變,表達對中國文化的好感和敬意,反認為西方文化不足以安身立命,如認為科學和邏輯實證論不足以回應人生的價值性問題等。

兩個截然不同的見解,究竟何者為是呢?學生輩中,有認為前期身體健康、思想清明的殷海光才能代表殷海光;也有認為「人之將死其言也善」,生死交關之際所說皆是肺腑之言,因此「大徹大悟」轉向的殷海光才是真正的殷海光。

西化派和傳統派各有不同解讀,一時也不知何者為是,或者應該說兩者都是、也都不是。因為一個人本來就有許多不同面向,再加上各自的理解,人人言殊乃可以預見。

只是殷海光的例子,讓我想到人病重時一切皆可拋,而人在表達重要的思維、見解,當放在生命極限處反覆檢視,「置之死地而後生」,因為在生死的臨界點,我們才會發出自己內在最真實的聲音,知道自己最重視什麼、在乎什麼,佛教修行之觀死、觀無常,其原由或也在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