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30日 星期一

實效利他主義與悲智雙運

2016. 5.28  Sat.
實效利他主義與悲智雙運
「實效利他主義」(effective altruism)是倫理學家Peter Singer近來提倡的哲學觀點,事實上這已不只是一個理論或學說,也是一種運動和風潮,鼓勵更多人行善利他,而且是以一種有效率的方式來行善利他。

利他主義的立場容易理解,也容易被人接受和支持,但Singer認為僅是利他主義是不夠的,還需要是有效的(effective),這應和他長期以來的效益主義(utilitarianism)立場密切相關,去追求善的最大化(the most good)。

Singer提到「好心腸」必須搭配「好頭腦」,利他主義是好心腸的表現,而效益、效率則有賴於好頭腦,如此成為「實效利他主義」之構想來源(之一)。

這讓我想到大乘佛法的「悲智雙運」,不正是在強調「實效利他主義」嗎?慈悲沒有智慧,這樣的利他難以看出效率;相對的,智慧沒有慈悲,雖有實效卻未必足以利益他人。

今天(2016年5月28日)很榮幸和Singer稍作自我介紹,雖然只是短暫交流,但卻覺得份外可貴。他是一個有理論深度又兼具行動力的哲學家,精研倫理學思想之餘,也切身力行道德生活,關懷人類處境如弱勢和貧窮,以及動物苦難問題等,從他著作和演講,可感受出他悲天憫人的一面,就大乘佛法來說可謂名符其實的「菩薩」。

Singer致敬,整個哲學界需要多一些這樣的人格典範!
攝於2016年「利他主義與菩薩思想」國際學術會議(嚴瑋泓老師攝)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