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22日 星期日

教學相長又一例

2016. 5.18  Wed. 
教學相長又一例
雖然我和仙逝的余德慧老師同事多年,卻鮮少細讀他的作品,只知道他的研究卓然有成,在心理學、生死學等領域自成一家。

所幸今年所上有同學研究余老師思想,在和她討論論文的過程中,更加認識他的思想,可說是一種意外的收穫。

這論文集中在「臨終心理質變」的探討,從中知道余老師諸多洞見,包括「知病的存有模式」、「死覺的存有模式」、「自我消解」、「臨終兩斷階」、「咫尺親近」、「冥視空間」、「靈性開顯」、「臨終啟悟」、「柔適陪伴」等。

從他提出的語彙,即展現出十足創意,可看出余老師深入思考臨終心理變化的點滴,試著建構一系統性理解,不只有利於臨終者本身,也可供醫療人員、家屬、看護等借鏡,甚至可建立臨終SOP的處理模式,或者製作「教戰守則」手冊,在每個人必經的這條路上,不再感到無所適從。

余老師擅於用「詮釋現象學」角度進行分析,上述臨終課題之研究即是一例;甚至在他晚年,可看出他「以身試法」的企圖,想要親自體驗臨終的境遇感受,而終至「以身殉道」。

死亡是每個人生命的重要課題,漢傳佛教除淨土宗以「老實念佛」達成往生目的外,似乎很少佛教宗派或團體致力於此之關懷,這雖合於「未知生,焉知死」的人間佛教特色,但臨終之際若有依循機制,才不致手足無措。

相較於此,西藏佛教重視死亡的度拔,如著名破瓦法(phowa)之中陰身超度即是其一(雖然中陰身或中有(梵antarābhava,藏bardo之說仍待商榷),相傳蓮花生大士所撰的《西藏度亡經》(又名《中陰得度》、《中有聞教解脫》),以及索甲仁波切暢銷書《西藏生死書》亦以此為關注。

「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淨土發願文》所述之臨終心境如此美好,但除非平日訓練有素,否則驚慌失措會是常態。

當然,佛教念死、念無常的修行,如說「生死事大,無常迅速」,皆是為臨終作準備,要我們時時「虛擬」情境,去熟悉它、感受它,使能走得灑脫、走得自在。

以上是我讀同學論文所得的粗淺心得,於此略抒感懷。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