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5月31日 星期二

土博有感

2016. 5.29  Sun.
土博有感
有朋友問我會不會覺得自己沒有到國外留學,泡過洋墨水或渡金,而感到生命有遺憾?他說他的指導教授曾不經意脫口說出他是「土博士」,心想如果他年輕時留洋海外,學成歸國後境遇將大不相同,除了認可程度高外,學術發展亦會相對順遂──他問我是否有同感?

誠然,出國留學是許多年輕學子的夢想,我亦如此,而我也曾作了留學準備,考托福、GRE等;但在我博三階段,教職已有眉目(即現在的工作),所以四年取得國內博士學位,毅然決然放下出國讀書的想法。

但即便我是「土博士」,我也在國外待上一段時間,到美國夏威夷大學哲學系、加州柏克萊大學佛學研究中心分別作過一年及一學期的短期研究,略補心中缺憾。此外,我內人是阿根廷移民,以西語為母語,家人散居在中、南美洲和歐洲,某種程度的「異國婚姻」也增加自己的「國際化」。

我清楚知道國外名校博士返國猶如「渡金」,「洋博」和「土博」在國內學術界也存在階級差異;但這是公平的,畢竟「渡金」過程的艱辛磨練可想而知,回國後受到一定尊重和禮遇亦屬常情。而我沒能出國拿學位,如果人生中有憾,這會是其一。

但也正因為如此,我只能自我鞭策,加強訓練學術能力和增進學術表現,如我儘可能發表英文論文在國際期刊,讓自己和「洋博」相較起來,不至於遜色太多,甚至超前,這幾年來自己對自己的期許、勉勵也在於此。

「路遙知馬力」,學術工作更是如此;也像「龜兔賽跑」一樣,沈穩的人贏得比賽(slow and steady wins the race),我盼以這樣的心思,靜靜地走在這條路上,知足、淡泊卻也充實的安渡餘生,不去管贏得比賽否……

2016年5月30日 星期一

實效利他主義與悲智雙運

2016. 5.28  Sat.
實效利他主義與悲智雙運
「實效利他主義」(effective altruism)是倫理學家Peter Singer近來提倡的哲學觀點,事實上這已不只是一個理論或學說,也是一種運動和風潮,鼓勵更多人行善利他,而且是以一種有效率的方式來行善利他。

利他主義的立場容易理解,也容易被人接受和支持,但Singer認為僅是利他主義是不夠的,還需要是有效的(effective),這應和他長期以來的效益主義(utilitarianism)立場密切相關,去追求善的最大化(the most good)。

Singer提到「好心腸」必須搭配「好頭腦」,利他主義是好心腸的表現,而效益、效率則有賴於好頭腦,如此成為「實效利他主義」之構想來源(之一)。

這讓我想到大乘佛法的「悲智雙運」,不正是在強調「實效利他主義」嗎?慈悲沒有智慧,這樣的利他難以看出效率;相對的,智慧沒有慈悲,雖有實效卻未必足以利益他人。

今天(2016年5月28日)很榮幸和Singer稍作自我介紹,雖然只是短暫交流,但卻覺得份外可貴。他是一個有理論深度又兼具行動力的哲學家,精研倫理學思想之餘,也切身力行道德生活,關懷人類處境如弱勢和貧窮,以及動物苦難問題等,從他著作和演講,可感受出他悲天憫人的一面,就大乘佛法來說可謂名符其實的「菩薩」。

Singer致敬,整個哲學界需要多一些這樣的人格典範!
攝於2016年「利他主義與菩薩思想」國際學術會議(嚴瑋泓老師攝)

丹道修煉

2016. 5.27  Fri.
丹道修煉
今天義守大學通識中心賴慧玲老師蒞臨敝所演講,講題為「男女丹道修煉之異同」,主要集中在陳攖寧思想的介紹,讓我對「丹道」有初步認識,現把記憶所及的內容整理如下。

如同佛教修行之重「身心」,「丹道」強調「形神」,而分為「命功」和「性功」,如五世紀陶弘景所著《養性延命錄》,其中性和命即對應到神與形的修煉,道教所重即為「性命雙修」。

不管乾道或坤道,初步修煉都重於「煉精化氣」,其中坤道達到「斬赤龍」,乾道則是「降白虎」,及至「馬陰藏相」的出現至此之後男女丹道修學路徑相似,皆在於實現「煉氣化神,煉神還虛」的境界。

換言之,在「煉精化氣」基礎下,接續著氣與神的修煉,心法在於「以神馭氣,以氣養神,神氣合一,動靜自然」;至於確切的修法如何,明師的指引是重要的。

但無論如何,修煉過程中有三個配合要項:一是明口訣,二是選環境,三是調飲食。其中的口訣,陳攖寧根據<靈源大道歌>選出四句:第一「神不外馳氣自定」,第二「專氣致柔神久留」,第三「混合為一復忘一」,第四「元和內煉即成真」,如能做到這四點工夫,大致已統攝修煉的整體。

至於選環境,首重於山靈水秀的洞天福地(講者特別推崇台灣東部是修學的好場域),調飲食以清淡及均衡的營養攝取為主,若能素食最好。

整場講演下來,讓我對丹道「精氣神」修煉有了初步認識;當中呼吸(氣)與心靈(神)的關係是我感興趣的,日後有機緣會研讀相關資料,乃至於實際修煉。

2016年5月27日 星期五

一切皆可拋

2016. 5.26  Thurs.
一切皆可拋
西方諺語:「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兩者皆可拋。」(Life is dear, love is dearer. Both can be given up for freedom.)這句話用在佛教思維中,也是相當貼切的,同樣都是嚮往自由,只不過一是為了權利,另一是為了解脫。

當初佛陀貴為皇太子,盡棄一切榮華富貴,就是為了求道、悟道,實現全然的自由;只不過這自由的意義和西方大不相同,西方人追求自由是為了爭取權益,包括言論權、財產權、工作權、遷徙參政權等,但佛教探尋自由是為了達到解脫,從煩惱束縛中掙脫出來。

也因此,佛教修行人為了找尋自由,不只生命、愛情兩者可拋,而是一切盡可拋棄,意即「若為解脫故,一切皆可拋」All can be given up for liberation.;特別是聲聞行者關注自身的了生脫死,大有全然放下世間一切的決絕與冷酷。

「一切皆可拋」,當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但卻是修行必備的心態。如佛法所說的「諸法皆空」,一切如幻似化,就是要人作好「一切皆可拋」的準備。若以中觀學「唯破不立」來說,「一切皆可拋」即是「一切皆可破」,斬斷任何可能的顛倒妄想和執著,終至無一法可求、可得。

如此,世間所說的自由和佛法大不相同;就佛法觀點,世俗人追求的自由都是外在的、淺層的、有限度的,佛法雖也支持這樣的自由,但更鼓勵人實現內在深刻的自由,心靈解放與生命圓滿的自由。

任何佛弟子皆以解脫為關注,只不過聲聞強調個己的解脫,菩薩重視別人的解脫優先於自己,因此以「若為解脫故,一切皆可拋」來定位佛教的「終極關懷」ultimate concern,應是沒有問題的。

人世間有什麼是我們願意放棄一切來捍衛和堅守的呢?「若為X X故,一切皆可拋」,其中的X X該填些什麼?--雖然這答案不一,但我想任何自省自覺的人皆會稍作反思,找到屬於自己的「終極關懷」。

相關文章 心善解脫

2016年5月25日 星期三

人間悲劇

2016. 5.25  Wed 
人間悲劇
今天看到三則新聞,皆是生離死別人間悲劇,不僅讓人感嘆生命的脆弱和無常,也讓人看到世間苦難處處

首先是一位骨科醫師被故障的電梯夾死。這醫師原在台北榮總服務,但有感於東部醫療資源缺乏,自願下鄉到宜蘭看診,把家人都留在台北。他生前曾獲得退輔會優良醫師的奬勵,除西醫專業外,還兼修中醫,甚至自學取得律師資格,這麼樣有愛心又優秀的醫生卻英年早逝,實令人感到惋惜和不捨。

當初這電梯是怎麼維修保養的?實在要好好究責、檢討。這事件也讓所有住在大樓的電梯用戶,多一分警覺心,包括我自己每天進出家門,也都得搭電梯,看來以後不能大意。

第二件是一年僅十六歲的少年親手殺了自己的母親。由於是單親家庭,這媽媽為了彌補孩子,一直以來百般溺愛;沒想到只是拒絕商借六萬元,就夥同朋友對媽媽痛下毒手,先是打昏、後割頸放血至死。過程中朋友良知發現還加以勸阻,但這小孩愚不可及,終至鑄下萬劫不復的錯誤,待清醒時,一切已不復返。

這小孩固然非常可惡,但媽媽本身也不能免責,畢竟孩子會有今天,亦和父母親的教養方式有關,一定是在某個環節沒有帶好、教好,以至於愛之適足以害之。所有為人父母的,包括我自己在內,也當引以為戒。

第三件是一個四十歲男子長年工作不穩定,繳不起房租和水電費,想到日子難過,竟帶妻小共五人燒炭自殺,三個幼子分別才8歲、6歲、3,實令人覺得悲慟,等於是大人的無能與無知找小孩來懲罰、報復,簡直是禽獸不如。他生前寫下的遺言:「下輩子別再做人!」誠然,以他這種惡劣行徑,來生是不可能當人了,就當畜生去吧!

看到這些悲慘事件真實上演,內心感慨良深;希望他們的死,對我們有一些啟示、一些警惕,當作是某種形式的「死諫」!

略談我的名字

2016. 5.24  Tues 
略談我的名字
我叫「林建德」,林是我的姓,建德是我的名字;姓通常是不能改的,名字是可自由命取的。

那為什麼叫做「建德」?我父母沒有告訴我為什麼,或許是根據生辰八字挑選出來,但無論如何我成年了,可以賦予這個名字的可能意義。

建德,就字面來看可說是「建功立德」,其中建是動詞,德是名詞,大概是要建立起好的功名品德;其中重點當在於「德」,而我也確實對「德」字情有獨鍾。

「德」不只如儒家所說,而且是佛教、道家所重,只是著眼的意義不盡相同。儒家所謂成聖之學即是成德之教,《論語》中處處講「德」,如「為政以德」、「民德歸厚」、「以德報德」、「德之不修」、「君子之德風」等等。

道家《老子》亦復如此,如《老子》又名《道德經》,「德」是關乎「道」外最重要的概念(之一),如說:「上德不德」、「上德若谷」、「尊道貴德」、「含德之厚」、「報怨以德」、「玄德」等即是。

佛教中「德」也是重要概念,除了常聽到的「功德圓滿」、「隨喜功德」外,佛陀被稱作「三德」圓滿,認為具足三種德相,即大悲、大智和大雄力對應到恩德、智德和斷德的成就。此外。大乘佛典認為佛之涅槃具有「法身、般若、解脫」之「三德」,亦也是「德」的意義。

由上可知,儒釋道皆強調「德」,「德」是三教中相當具有份量的概念。

最近對「德」字較深的體會,是韓愈<原道>中對「德」的解釋──「足乎己無待於外之謂德」,認為「德」是自己內在的充實,而不假外求,或有《孟子》「反身而誠」的意義。此外,古代以「直心為德」,「德」的古字為「悳」, 可知往內心下工夫,即能呈心所現直通於天,這都是我喜歡的意涵,也願以這樣的意涵自我勉勵。

2016年5月23日 星期一

簡單生活

2016. 5.23  Mon. 
簡單生活
台灣第一女總統蔡英文是單身,她不曾當一名妻子、也沒有作過母親,卻直接當上總統,成為一國之君;此雖未必符於「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進程,但也是人生的選擇。

然而一傑出優秀的女子,要她在家裡相夫教子,恐是蹧蹋了人才,猶如證嚴法師所說之「拉長情、擴大愛」,去提天下人的菜籃,因此不婚反倒無後顧之憂,更可以把自己奉獻出來,承擔重責大任。

誠然,人要是處處牽就兒女私情,便難成就什麼大事,只能成天在柴米油鹽醬醋茶打轉,虛耗一輩子的精力。

如此「單身」亦猶如「單生」,乃是一種「簡單生活」的抉擇,先把自己照顧好就好,並把欲望降到最低,不只「無事一身輕」,而且也「無物一身輕」,多些心力放在理想的追求上。

如我最近偶覺得家裡東西太多,很多物品買了就只是放著,不甚需要、也用不太到,但丟掉或給人又感到可惜,因此只是放在那裡,徒然佔據空間,它的存在反成為一種困擾,感覺上「役於物而不役物」。

《老子》說:「當其無,有室之用」,大意是說一個房室能發揮功用,正在於它的空無。如此,看到家裡物品過剩,可用的空間變少、變小,內心不由得起了煩惱,原來擁有也可以是煩惱之源,倒懷念起東西少的輕安自在,以及空間大的開闊暢然。


「一室之不治,何以天下國家為?」我不認為只有「單身」才能「單生」(簡單生活),卻相信人若能從內在去得到滿足和充實,就不需要仰賴太多外在事物,不過這必須時時自我提醒,不要被物欲所誘惑……

2016年5月22日 星期日

緊迫盯人

2016. 5.22 Sun. 
緊迫盯人
小女活潑好動,無一刻停歇,東摸摸、西碰碰,我們必須緊迫盯人,可以放鬆但不能鬆懈,經常要亦步亦趨的跟著,身邊一直有人「專責」關照,連請保母也都是一對一照顧。

這個年紀的小朋友,絲毫沒有「隱私」可言,也不知道什麼是「隱私」,亦不需要「獨處」,全然的開誠佈公,反而沒有人在身旁她會感到不安。

照顧小孩的事馬虎不得,由不得我們粗枝大葉,因為小孩沒有清楚的判斷能力,如此緊迫盯人顯得必要,即便離開視線,也必須確定她是安全的。

當然,小女沒有個人隱私,照料她的人隱私也同樣受限;以小女現況為例,我一人獨自照顧時,我不能說:「爸爸要工作,妳自己去玩!」有時上廁所也要把她帶到視線範圍之內,片刻不得清閒,唯一例外是她沈睡時,讓人覺得最輕鬆、最自由。

我不是一個有耐心的人,若當一個全職爸爸,24小時守護著小孩,對我而言相當困難;我必須要有自己的時間空間,安靜下來做自己的事,只能把看顧小孩當作是一種調劑,偶一玩之可以,卻不能持續太久。

小女啊!小女!期盼妳快快長大,能自己照顧自己,好讓爸媽稍歇口氣……
稍不注意就搞破壞!
睡覺時最讓人感到輕鬆

直說與迂說

2016. 5.21 Sat. 
直說與迂說
先前<兩種批評>一文,表示批評有兩種,一種是善意、另一種是惡意。而在善意的批評中,又有兩種表述方式,一種是直白的說(直說),另一種是繞個彎說(迂說)。

例如一個小孩把成績單拿回家給父母看,七科都是九十分,唯一科不及格,父母親若嚴厲些,會直接就不及格的那科劈頭開罵,溫和一點的可能會提醒或告誡之,這都可說是直說之例。

相對的,若父母顧及小孩自尊,多些諒解和包容,當會先就七科九十分好好讚美一番,而後說「美中不足」的是有一科不及格;這先肯定再否定,可說是繞彎說之一例。

當然,也有更客氣的說法,繞了更大的彎,如大力肯定七科都表現得很好,接著說如果另一科也考及格,甚或九十分,那豈不是更好?意即能「美上加美」或「美又更美」。

可知,在我們評點一件事情或行為,有很多種表達方式,既可以批評、批判的方式直說之,也可以轉為期許、期勉的方式迂迴表述,端看個人的判斷和選擇。

然而,有時拐彎抹角表達意見,意思反倒模糊掉了,讓人不確定說者真正用意所在;因此對於不夠敏銳敏感的人,把話說清楚、講明白,反而是重要的。

甚至,有時衝突也是溝通的一種方式,特別是對於具理性和反思能力的人,透過彼此間之緊張對峙,更能督促對方內省;所謂「不打不相識」,意或也在此。

理想的研究生教學

2016. 5.19  Thurs. 
理想的研究生教學
在大學任教近十年,相對於大學部而言,我更喜歡上研究所的課,一來他們年紀稍長,想法態度較為成熟穩重,二來求學意願較高,特別是工作一陣子再重回校園,往往能珍惜讀書的機會。

對於研究所的上課方式,最近有一些感想,歸納為下列四點:

一、以對話和討論為主
不同於大學部之重於講課(lecture),研究所上課要多進行討論,從相互詰問和對話中汲取新知和深化思考,猶如蘇格拉底的啟發式教育。

二、鼓勵同學發言陳述己見
在研究所上課,任何創意想法都是被鼓勵的、被保護的。學術殿堂中沒有「一言堂」,只有更好、更高明的觀點,而沒有唯一、絕對的觀點。

三、藉文獻閱讀來刺激思考
「盡信書不如無書」,雖然文本閱讀很重要,但卻不是最主要;特別是思想性課程沒有單一標準,如「宗教哲學」之書籍出版可謂人人,因此我們是藉參考書來刺激思考,進而引發多元想法,而不是以之為標準答案。

四、作好相關準備
重於討論的課程進行,除老師和同學課前要預習外,授課教師在課堂中如何引導和回應亦相當重要。除了臨場反應外,兼顧不同意見,掌握討論氣氛,以及照顧到沒有發聲的同學等,皆是其中要件。

過去多年來我都以研究為主,但教學也是一門專業;日後我當多花心思在教學上,並從教學中感受知識共享的樂趣。

教學相長又一例

2016. 5.18  Wed. 
教學相長又一例
雖然我和仙逝的余德慧老師同事多年,卻鮮少細讀他的作品,只知道他的研究卓然有成,在心理學、生死學等領域自成一家。

所幸今年所上有同學研究余老師思想,在和她討論論文的過程中,更加認識他的思想,可說是一種意外的收穫。

這論文集中在「臨終心理質變」的探討,從中知道余老師諸多洞見,包括「知病的存有模式」、「死覺的存有模式」、「自我消解」、「臨終兩斷階」、「咫尺親近」、「冥視空間」、「靈性開顯」、「臨終啟悟」、「柔適陪伴」等。

從他提出的語彙,即展現出十足創意,可看出余老師深入思考臨終心理變化的點滴,試著建構一系統性理解,不只有利於臨終者本身,也可供醫療人員、家屬、看護等借鏡,甚至可建立臨終SOP的處理模式,或者製作「教戰守則」手冊,在每個人必經的這條路上,不再感到無所適從。

余老師擅於用「詮釋現象學」角度進行分析,上述臨終課題之研究即是一例;甚至在他晚年,可看出他「以身試法」的企圖,想要親自體驗臨終的境遇感受,而終至「以身殉道」。

死亡是每個人生命的重要課題,漢傳佛教除淨土宗以「老實念佛」達成往生目的外,似乎很少佛教宗派或團體致力於此之關懷,這雖合於「未知生,焉知死」的人間佛教特色,但臨終之際若有依循機制,才不致手足無措。

相較於此,西藏佛教重視死亡的度拔,如著名破瓦法(phowa)之中陰身超度即是其一(雖然中陰身或中有(梵antarābhava,藏bardo之說仍待商榷),相傳蓮花生大士所撰的《西藏度亡經》(又名《中陰得度》、《中有聞教解脫》),以及索甲仁波切暢銷書《西藏生死書》亦以此為關注。

「若臨命終,自知時至,身無病苦,心不貪戀,意不顛倒,如入禪定。」──《淨土發願文》所述之臨終心境如此美好,但除非平日訓練有素,否則驚慌失措會是常態。

當然,佛教念死、念無常的修行,如說「生死事大,無常迅速」,皆是為臨終作準備,要我們時時「虛擬」情境,去熟悉它、感受它,使能走得灑脫、走得自在。

以上是我讀同學論文所得的粗淺心得,於此略抒感懷。

2016年5月21日 星期六

台灣美好的明天

2016. 5.20 Fri. 
台灣美好的明天
台灣第一女總統蔡英文今天就職,一早我就注意相關新聞,全程聆聽她的演說內容,對於她未來四年的表現,充滿期盼與信心。

聽完就職演說,發現小英總統是一個相當務實的人,演講開頭即表示一月十六日的選舉結果,她唯一的解讀是人民期待新總統、新政府來「解決問題」──這以問題解決的心態來接任總統一職,可看出她腳踏實地的一面。

誠然,「多談問題,少談主義」,台灣不需耗費太多時間在意識型態之爭(例如統獨),畢竟大家共同關心的是如何過好生活,只將方向著眼於此,排除任何可能的障礙,就是台灣未來的目標。

由於她的「務實」,在她的演說中,具體羅列想要解決的問題,例如:年金不公、教育僵化、能源有限、財政困境、社會安全、經濟模式、長照體系、托育制度、司法革新、食品安全、長年低薪、貧富差距、氣候變遷等種種問題,可知她的確抱著「解決問題」的心態而來。

當然,除了「務實」外,她還是有相當高的理想性,或者在務實思維中展現出理想的追求。如她誓言改變年輕人的處境,認為一個國家的年輕人沒有未來,這個國家就沒有未來;因此她要幫助年輕人突破困境,實現「世代正義」,認為新政府重大的責任之一,即是把更好的國家交到下一代手上。

對於眾所關注的「九二共識」,她技巧性的作了回應。雖未承認「一中原則」,但卻認同此一歷史事實,主張在九二會談求同存異的共同認知下(她不用「共識」而用「共同認知」可說是一種「創造性模糊」),繼續和對岸保持良性的對話和交流。此外,她也願意恪遵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以及堅守台灣民主原則及普遍民意,以此基礎來和對岸互動。

對於兩岸問題,她所顯露的不卑不亢、不即不離,讓我感到得體而恰當,我想大陸官方雖不滿意,但也只能接受和尊重。

這次的就職演說,加深我對蔡總統的認識,肯定她的見識、能力與為人,相信國家的擔子交到她手上,台灣會有更美好的明天!

教學相長之一例

2016. 5.17  Tue. 
教學相長之一例
雖然我可從學術和哲學面向,提供同學們一些專業的知識,但我也經常從同學身上獲得資訊,甚至得到啟發,特別是我們所上研究生皆有一定人生閱歷,除了出家法師外,還有慈濟的清修士、委員,以及來自不同道場和背景的同學,各有一定理論或實務的基礎。
今天上完「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和同學們聚餐,閒談中聽到一些故事,讓我印象深刻,在此略作記錄以為紀念。
有同學到花蓮慈濟環保教育園區當志工,提到一年長志工一字不識,但每天清晨三點多早起,即到果菜市場清掃街道,而後和環保站的志工們「熏法香」(聆聽證嚴法師開示),甚至抄寫「靜思語」;縱然她目不識丁,但抄寫的過程仍感到相當歡喜。
「草根菩提」之憨厚、質樸、踏實和知足等性情,讓人覺得可貴,相對於我們學者以知識為主的生活型態,反差頗大,也正因為差異大,更加刺激我對知識價值和幸福的反思。
另有同學分享在監獄當志工、關懷重刑犯的點滴。如有一血氣方剛的年輕人殺了人,數度被判死刑,最後以無期徒刑定讞。在經歷十六年的牢獄感化,早已虔心懺悔,全然變了個人似的,氣質、儀態、談吐絲毫不像殺人犯,在獄中書寫的文字及佛畫創作,更像是一個修行人。
這位年僅三十五歲的受刑人近期間將假釋出獄,他表示出獄後想削髮為僧,過著徹底的修道生涯。我們同學幫他整理獄中所寫的文稿和畫作,預計今年出版,我滿心期待它的問世。
還有同學提到一對小腦症的兄弟檔,智能、口語表達都不及一般人,但母親樂觀堅強,不怨天尤人,坦然接受上天安排,媽媽和小孩都走進慈濟大家庭,帶來平靜喜樂的生活。
小孩智商雖低,但卻質性淳厚,比一般孩子更孝順和善良。據說兩兄弟在志業體工作的薪資,乃母親暗中交付給主管,再代轉給孩子,小孩因受到肯定而更添信心;這母愛的細膩和用心令人感佩。
以上三則「特殊」或「意外」的生命境遇,顯露了光明和正向能量,讓我暫從書本走出,領會到真實的人生。我想,我既然在宗教所教書,宗教研究除了學理和知識的累積外,生命經驗的體悟和感受也相當重要。
也感謝同學給予我欠缺的養分,所謂「教學相長」,洵如是也!

2016年5月19日 星期四

不是中國人

2016. 5.16  Mon. 
不是中國人
台灣第一女總統蔡英文就任在即,諸多挑戰擺在眼前,沒有蜜月期可言;除民生、內政各項議題外,大陸政府也不斷施壓,迫使新政府接受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

兩岸未來是否統一,我並沒有絕對的立場,但現階段若問我是不是中國人,我會感到相當遲疑。

例如前些時日一國際期刊把我的國別寫成Taiwan,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我作校對時即刻請求修正,表示目前台灣並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一部份,僅寫「台灣」即可。

此時我不願意承認我是中國人,但我知道自己是華人或漢人。過去基於中華文化的喜好,對「大中國」仍抱著期待與想像;然而回歸現實,中國不比台灣民主,在言論和思想上皆受牽制,這讓自由慣了的我們礙難接受,不想統一在這樣的體制下,是我目前很明確的想法。

如果中共政權不能重視民主、自由、法治、人權等普世價值,而與先進文明國家比肩而行(甚至超前),則兩岸談統一都言之過早。換言之,如果台灣與大陸有統一的可能,一定是在上述前提底下才可能發生,否則永看不到同屬一國的前景,最多只能以聯盟(union)的形式,在經貿和文化上密切交流而已。

兩岸統一必須是你情我願,而不是強迫的。如果中國政府真有誠意談統一,各方面都必須提昇、進步,讓台灣人心悅誠服成為其一部份,而不是威之以勢,以武力脅迫作談判籌碼。

一如英國面對蘇格蘭的態度就顯得大氣許多,2014年開放蘇格蘭獨立公投,讓蘇格蘭選民決定是否從英國獨立;結果為55%反對、45%支持獨立,以公民投票決定蘇格蘭留在聯合王國(UK)之內。

中國作一個泱泱大國,理應像英國政府那樣的開闊和自信,願意接受台灣人民(以及中國境內各民族)自決的可能。如果只是以蠻力斷然決定台灣前途,那不只強摘的果實不甜,而且推向緊張對峙局面,甚至弄得兩敗俱傷。

我們一方面期望中國在政治上更顯多元開放,在經濟上富庶繁榮,一方面也呼籲中國政府尊重台灣人民的自由意志。如此自重、重人,反贏得台灣歸向「祖國」的可能,否則只會讓兩岸關係更加惡化。

呼吸作為一門哲學

2016. 5.15  Sun. 
呼吸作為一門哲學
最近閱讀佛教「安般念」(觀呼吸)的文獻,覺得這真是一個簡易實效的修學法門;恰好這陣子看太極拳的修煉原則,也反覆強調「氣」的重要。佛教之著眼於呼吸,和中國哲學之特重「氣」可說如出一轍。

但兩者仍有不同,如佛教的「持息念」──呼吸法門,重點在於正念力、覺知力的培養,而道家的「氣」之修學,主要在於身心的保健、養生。因此兩者方法雖有部份相似,但著重點不同,展現不同面向的智慧,不過都非常深刻。

當代法國女性主義哲學家Luce Irigaray本身練瑜伽,也注意到東方哲學的特點,特別把呼吸(breath)當作一種哲學見解,應用在她的女性主義思想中;這給了我一些啟發,意即看似簡單的呼吸不只是一種實踐方法,還可能建構出一套理論思維,甚至哲學系統。

中國的「氣」之哲學即是如此,不只是修養工夫,而且還是一種哲學洞見,背後涉及了宇宙論暨形上學、道德哲學,乃至知識論等探討,並具體運用在中醫和拳術等領域上。


我已漸步入中年,哲學活動除抽象的思考外,也當多些實益於身心的學術探討,如此呼吸法門暨「氣」的研究可能是一個方向,既有學理上的深度和開拓空間,同時也兼具實踐意涵,因此我日後可能會把此列入研究主題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