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月28日 星期四

本立而道生

2016.1.27.  Wed.
本立而道生
曾有前輩跟我說要先做人、做事,再做學問;這話頗有道理,亦即學問雖重要,但學問之外還有更要緊的事,如懂得人情世故,知道如何待人處世(事)。

比學問更重要的事,一如聖嚴法師勉勵中華佛研所的師生所說:「道心第一、健康第二、學問第三」,這或許可和「做人、做事、做學問」作一對照。

「道心」意味著理想性或價值關懷,定位自己的生命方向,這不限於是否為佛教徒,而是所有反思、自覺者所必須。「健康」當然是基本,沒有了健康幾可說沒有了一切。「學問」雖是就學者、學生而言,但若廣義來說,則指一個人的專業技能,任何人要為這社會作一些事,一定要有其本職學能。

「做人、做事、做學問」雖也對,但有語病,不同面向的理解反成一種缺失。例如會做人不見得會做事和做學問,如政商關係良好的政客、掮商等;相對的,很會做事不見得會做人和做學問,例如安守本份的公務員、技工等;很會做學問的也不見得會做人和做事,如成天悠遊書海翰墨中的學究。

就學者而言,期許他先做人、做事,再做學問固然是好事;但學界中做人、做事成功,做學問失敗的也不在少數。意即學者太強調做人做事,最後可能落於攀權附勢,結黨營私,利用行政優勢為自身派系瓜分資源。

胡適是近現代著名的學者,他在學術思想上的變革與創新,是有目共睹的,但晚期因官大事多,再加上他細膩體貼人的個性,使他備多力分,學問停滯不前;可知人的一生不可能事事圓滿,面面俱到。

又例如一個醫生對症下藥治好病是首務,不管他的態度是不是親切、知識是不是淵博;相對的卻有一些醫生姿態謙和、言詞溫暖,但醫術醫技卻不怎麼樣,這不免本末倒置了。

「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與其鼓吹「做人、做事、做學問」之「三全其美」,學者應該要回歸本務,以學問為主,先把學問做好,而後做人、做事為輔,忖度自己的性格、能力,盡可能去做好人、做好事。以這樣的主、輔關係,來理解人、事和學問三者,或許是比較恰當的。


(林建德2016. 1.27寫於花蓮中觀室)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